2)《信心铭》释义_人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虑不毕。信心不二,不二信心。

  言语道断,非去来今。

  ――摘自大正藏经第四十八册

  信心铭

  信是什么?信是心所法中,十一个善法中的一法。对事物、境界不怀疑,内心清净,名为信。有信的人,心能清净、安乐。

  所以,《》说:信为道源母,长养一切诸善法,除灭一切诸疑惑,示现开发无上道;《菩萨本愿经》说:若一切,初入门,以信为本;《大智度论》说:大海,唯信乃入。

  但是,要信什么呢?中一般都叫人要信,信佛法僧三宝、信真理。但在禅宗就不是这样说了,是要信心――信自心是佛、信自己的心和诸佛的心,平等无差别――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能信得及,一入信位,决定不退转于无上。但此信非解信,乃证信。

  铭是什么意思呢?它具有座右铭的含义,表示这是一篇很重要的文字,要人能铭记在心,永志不忘。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至道表示不是相对的真理,而是究竟的理体,佛经说它是无上正等正觉,没有什么能超过它的、没有什么能外于它的。它就是有情众生的本性,无情器界的法性,的,又叫菩提、本觉、真心、法身、实相等;拣择就是分别。

  这句是说:要证悟至高无上的道,并不困难,只要没有分别好坏、是非的心。要证悟至道,怕的是这些分别呀。

  为什么呢?道是心体,道是我们自己,道是我们的,道是我们的一切,我们都在道里面,不能离开道,为什么我们会不明白道呢?

  因为我们向外去找道,将心用心、骑牛找牛,将妄想分别之境当作真实。有分别就有是非、;念起无明生,心湖起波浪,就离道了。若不分别,则全用是体,万法皆如,法法是道。

  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厌恶是憎,欣慕是爱;除烦恼是憎,要入定、一心不乱、明心见性是爱。其实,生死乃迷中物,并非实有,何必憎爱取舍?若有憎爱取舍,则被憎爱取舍所缚,不能明白至道。

  所以说:只要没有憎爱分别的心,入于不二门,则一切现成,就像门打开了,一切都明明白白。

  毫厘有差,天地悬隔

  要体证至道,方法是很重要的。因为,虽然只有一点的差错,可是就会像天与地相隔那么远了,使我们不能明见至道。经说,十地菩萨以一念执着,而不能进入等觉成佛。

  欲得现前,莫存顺逆

  所以,如果我们希望至道(真心)能够现前,而得证悟,一切与我有关的事情,就不要存有是顺、是逆的念头。

  有顺逆,就表示心有执着,诸法本来如如,平等不二,那有顺逆?顺逆是从主观的产生的。有我执就是妄心。妄心立时,全真是妄,如水起波时,水成波。所以,修行人要与道相应,对一切境界,就不可存有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