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信心铭》释义_人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坏观念。

  违顺相争,是为心病

  执着「法是好是坏,分别个不停,这都是颠倒知见。根本不存在,依心分别而有的法,如何去说它好坏呢?所以说这是心病,不是正常的心所应该有的行为,[由此可见众生的心都病了]。

  不识玄旨,徒劳念静

  如果不懂这个根本的法尔道理,只有枉费了我们在求静。因为静、止、定只是一种境界,不是不生不灭的真心。

  圆同太虚,无欠无余

  要知道,我们的真心,本来就是的,像太,不欠少什么,也不多余什么,如《》讲的不增不减。此心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良由取舍,所以不如

  由于我们有取舍分别的习惯,对一切境界起分别执着,心里老是不空、不平等,所以就不能契证真如。

  莫逐有缘,勿住空忍

  所以呢?不要去追逐与我们有缘的东西。例如:五欲、名利........而随它,但也不要住在什么都没有的定境上,成为顽空、断灭空,强自压抑心念,不让它生起,认为就是究竟。

  一种平怀,泯然自尽

  当空有不住,两边不立,就没有相对了,这时候是怎样呢?就是一种平常的心境,无是无非、非善非恶、不可说不能想,它就是你我的本来面目。那么,保持这种平常的心境,一切是非、好坏、无明烦恼,就会自然的消失掉了。

  想想,人自有知识以来,不是执着有,就是执着空,能够空有都不住,便是返本还原。

  马祖说,因为,道是最初的,最初的当然是平常的。六祖说:直心是道场,直也是平实、单纯的意思。修行要返本还源,当然要平常。

  止动归止,止更弥动

  如果你不那样修[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想要停止内心的,将会越停止妄念越多。

  对妄念,当如《》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只要心不执着妄念、不随它,妄念便自消,不必特意去止它。

  唯滞两边,宁知一种

  当你停留在止动归止用功的话,只是陷入有和空、动和静两边,与的道根本不相应。如此怎能知道,能动能静、非动非静的如如真心呢?

  一种不通,两处失功

  如果这个根本没有通达,我们修行用功,就全停在两处,不是在有上打转,就是在空里沈没。那真是徒劳无功啊!

  遣有没有,从空背空

  我们如果起心要去除有,[一切妄想、烦恼、有为法],只有使我们沉没在有中,被有所束缚。因为这要去除有的心,不正是个有吗?如何能无有呢?

  同样的,要追求空、要安住在空的境界中,结果只是违背了空。因为空若有境界、空若是可住,这就不是空,而是有了。所以,要趣入空的人,其实是背弃了空。多言多虑,转不相应

  说话多、分别也多,思考来思考去,只有更加与道不相应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