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0章 对日贸易 二 谢国明(第七更)_1255再铸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各地;同时这些日本商人也把各地商品运到博多,由中国商船带回中国。中国商人在博多建立了日本人称为“唐坊”的聚居地,选出代表,对外与日本政府统一交涉,对内在唐坊内部制定法度、自行议事。

  这种模式,简直和十九世纪的上海一模一样。

  寒露号逐渐驶入博多湾,狄柳荫带着袁修上了艉楼,帮忙导航。进了湾口后,袁修突然指着航路左侧一个小岛,惋惜地说:“唉,可惜谢纲首去世了,要不就能直接在这小吕岛上请他指引了。”

  狄柳荫看了看那个小岛。它差不多是个半球形,像个馒头一样扣在海上,几乎没有平地,只在岛南侧有一段小海滩,上面有十几间宋朝风格的建筑。他摸不着头脑,问:“这小岛有什么特别的吗?”

  袁修叩着船舷,组织了一下语言,说:“这谢纲首,讳国明,可是博多宋商中的风云人物。他家近百年前就在博多经营,传到他时已是博多一大海商。谢公乐善好施又急公好义,在宋人和倭人中都吃得开,有了纠纷往往找他调解。十多年前博多闹饥荒,谢公从大宋运了米粮过来,赈济了不少灾民,至今仍有不少倭人感念他的恩德。

  谢公在时,曾托庇于日本国一大族曰三浦家门下,得以做了刚才那小吕岛的地头。谢家在小吕岛好生经营了一番,初来博多的宋船,只要备礼去小吕岛上拜访一下谢公,他就能帮着把生意做起来。

  不过可惜,这三浦家后来与日本国的当家北条家闹翻,被北条家灭门了。谢家没了靠山,就常常被这小吕岛原先的主家宗像家刁难。谢公在时还好说,谢公一去,宗像家就当即把谢家的孤儿寡母赶出了小吕岛。还好谢家在博多还有产业,仍能惨淡经营下去,不过经此变故也一落千丈了,谢家母甚至出家为尼了,唉,好人没好报啊啊。”

  “哦……唉……”狄柳荫这时候也想起谢国明是谁了,也跟着感叹起来。

  他自己对日本历史略有了解,出发前又去文化部补了补课,对这段时间的历史不说精通,但总归是有个大概的印象的。这谢国明可是博多历史上一个重要人物,他在博多做了很多善事,在民间威望很好,甚至有人把针灸、造船、荞麦面、剪刀等技术的传入都归功于他。直到现代,博多仍有纪念谢国明的传统。

  谢国明死后葬于博多,传说墓边有一棵大楠树,后来长成了参天巨树连墓都包了起来,可惜后来失火烧没了,再后来又复制了一个,成为了博多一处景点。

  不过谢国明后世的名声显然在现世起不到多少作用,由于他投靠的三浦家在政争中身死族灭,谢家的地位也岌岌可危。谢国明1252年去世,53年他的家人就被赶出了小吕岛,也太快了点。

  旁边听着的韩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