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8章 大明最不缺的就是读书人_我成了崇祯的供应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咆哮,身子慢慢变软,有些不知道是哪里出的问题,崇祯怎么这些都知道了。

  “陛下,臣冤枉啊!这是锦衣卫在庆县向臣收受贿赂不成,诬告臣啊!”

  茅良吉猛然想到了,锦衣卫!

  他们这群人在做事的时候,都忘了锦衣卫已经被洗了几遍了,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知道锦衣卫被洗了几遍了。

  各家安插在锦衣卫小旗以上的人员,都被监听着,然后一个个定点拔除,以免浪费宝贵的监听人力。

  这也是为什么监听房规模不大,却能听得过来那么多人的原因。

  要养的鱼,就养着,要调走的,就直接调走取消监听,要宰的,李若琏收到王承恩的通报就会直接带走。

  现在的锦衣卫,拿着崇祯的钱,有了半成品的皇家学员在里面打鸡血,还要进行训练,每天过的非常充实。

  粮饷充足,又有专业人员洗脑,自然办事能力恢复了锦衣卫该有的样子,甚至更强。

  朝中御史们听到这,赶紧附和。

  茅良吉有没有收贿赂先不管,厂卫不能嚣张,这是原则性的问题。

  “还请陛下明鉴,茅侍郎本就是一名恪尽职守之人,怎么可能收受贿赂?

  臣弹劾李若琏,诬告忠良,滥用职权,陛下,厂卫过甚实在不是明君之举,还请陛下重惩厂卫。”

  “陛下,臣弹劾锦衣卫流连妓馆,不事训练,李若琏管教不严,锦衣卫在外败坏皇家名声。”

  崇祯在上面轻轻摇头,这些人啊,自己是个什么样自己不知道吗?

  李若琏听到有人弹劾他,看了眼崇祯,见崇祯抹了抹脖子,直接站了出来,剩下准备弹劾他的人见状都停下来。

  “陛下,臣弹劾御史何应升,天启年间,族中田产572亩,今年初,田产4255亩。

  兵部职方郎中洪亮,天启年间,族中田产774亩,今年初。田产3427亩,小妾八人,全家移送江南。

  两位弹劾我的大人,请解释一下,以你们的俸禄,以及你们族人的身份,是怎么有这数千亩田产的。

  这十多年,你们又交了多少赋税???”

  洪亮和何应升同时一阵懵逼。

  “陛下,冤枉啊!那是族中产业,不是臣的啊!臣连个地契都没有!

  还请陛下做主!臣绝对没有收受贿赂。”

  “陛下为臣做主啊,锦衣卫如此诬陷,陛下怎可让其”

  “既然两位爱卿这么说,那朕问一句啊,你们族中的田产,交了多少税额,户部收到了多少?”

  听到崇祯这句不平不淡的话,下面众位大臣终于面色都变了,就连范复粹都惊讶的看着崇祯。

  “锦衣卫,彻查两位爱卿族中田产税额记录,如有亏空,全族抄家罚款。

  其他责罚就算了,朕还是很贤明的。”

  “陛下!”

  “都给朕闭嘴!”

  看有人准备反对,崇祯直接历喝一声,让下面的人都不敢说话了。

  这时候他们都恨透了那两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

  “把茅良吉抓下去,好好审问。

  洪亮,还有何应生,下朝后自己回乡,等着锦衣卫带队彻查。

  朕在这里说一遍,锦衣卫,是大明的监察机构。

  朕觉得你们就是皮太松了,该紧一紧了,否则都忘了自己做官该怎么为百姓谋事了。

  若是有人有意见,可以辞官,大明最不缺的就是读书人,你们看朕找不找得出一百个站在朝堂上的酒囊饭袋!”

  听着崇祯的话,下面的文臣只感觉一阵的气血上涌,可是却没办法去反驳,崇祯这炮开的他们不仅不敢还嘴,还得老实受着。

  要是几个月前,他们估计下朝就想办法把崇祯做了,可是现在不可能了,内宫没人,锦衣卫指挥不动,京师各军都稳着。

  这天。变了啊!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