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九章 终焉仙尊_从原始文明开始进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人的子嗣会不会遭到不公的待遇。

  众人的思绪复杂,但在场却没有任何一人敢提出质疑。

  因为,当两庚绶将青铜圣旨展现给他们看时,上面赫然印着王的印记,也就是说赐封安达,也是王的意思。

  “诸君,分封大典已经结束,可以起来了。”两庚绶面带微笑的扫过在场每一个人,最终将目光落在了武铎的身上。

  “谢大公!”

  文武百官起身后,只听两庚绶继续说道:“东莱城是一座全新的王城,我希望你们能够好好辅佐远东公,不要辜负王的圣恩。”

  “臣定不负王之所托!”文武百官再次向着沈明青铜像行礼,口中高声喊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分封大典正式结束,沈明的青铜像依旧列于王位,每天都会有专门的侍从进行清洁,保持王的威严。

  而两庚绶并没有就此离开王城,因为还有一条新的政令需要从东莱城开始实施。

  那就是设立七十二农勋。

  “勋”通“勳”,本意上是劳动力的意思,代表着艰苦,也代表着种田。

  在城池中有着舍区的概念,舍子负责管理城中的元人与边人。

  而在城外,这种管理就比较松散,时常会出现田地的纠纷问题。

  随着沈明文明人口规模越来越大,拥有的田亩数量也越来越多,城池对周边的管理也显得力不从心。

  不少人在远方开完田亩后,并没有及时向城池报备,这导致出现私田的情况,侵害了城池的利益。

  两庚绶也试图在沈明城中推行田亩政令,想要用农勋的政策对城外农田进行管理。

  但是,沈明城关系错综复杂,有损高层利益的事情,他很难实行下去。

  两庚绶心里十分清楚是哪些人在从中作梗,可他却无法阻止,因为元始家族的人也是私田的既得利益者。

  如果强行推行此政令的话,势必会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

  而东莱城却不一样,它是一座新城,每一个阶层代表都是两庚绶亲自挑选出来的,背后并没有大家族大势力的支持,可以毫无阻碍的推行自己的政令。

  另外,东莱城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方圆几十里都是肥沃的平原,十分适合种植粮食。

  毫无阻碍,毫无遮挡的情况下,可以很轻松的划分出七十二块农村出来。

  农村的地位相当于城池中舍区的地位,但是因为无法很好的享受城池的福利待遇,所以农勋的地位要比舍子略低一筹。

  这也是时代发展中所产生的弊端。

  在推行七十二农勋的过程中,两庚绶发现,绝大多数选择住在农村的人都是一些边人和生活所迫的底层元人。

  他们无法在城中获得高人一等的待遇,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居住在城外。

  对此,两庚绶并没有任何阻拦,反而表示了极大的支持。

  不仅如此,他还给了城外元人交易土地的权利,只要能拿得出尾币,他们便可以从边人的手中购买农田。

  这条政令一出,极大的激励了城外元人的热情,也让边人们羡慕不已,他们渴望生下元人,获得与元人同等的待遇。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