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章 再中探花_影视从四合院阎解成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帝还是提出来立嫡,立长,还是立贤的问题。

  这就需要猜测老皇帝的心思了,老皇帝提出的立嫡,立长,还是立贤。

  许多人会以为,老皇帝在问,邕王、兖王两个大侄,应该怎么选。

  盛长柏就很明白老皇帝的意思,老皇帝一直和朝臣,僵持着不立储君。

  明显还是希冀着,自己可以生一个儿子。

  皇帝又不是不能生孩子,不说生了十几个闺女,就是儿子,皇帝也生过三个。

  只不过皇帝的儿子,都没有长大,全部夭折了罢了。

  说皇帝老,其实皇帝也才五十,在古代算是老年。

  但这个年纪,男人明显还没有完全失去生育的能力。

  有可能生育下自己孩子的情况下,老皇帝怎么可能,舍得把江山交给自己的大侄。

  不要说是皇帝的位置,一大片的江山。

  就是普通人家的两间茅草屋,几亩田地,能传过自己亲子的情况下,也没人愿意传给过继的大侄。

  盛长柏很赞同盛紘的为官原则,谨慎,低调,不结党,不惹是非。

  策对里面,盛长柏没有旗帜鲜明的表明自己的态度,但文章里面还是表现出了一些对立嫡的支持。

  只是这一个观点正确,盛长柏就超过了这殿试里面一大半的人。

  为了取得一个好的名次,对老皇帝支持一下,不磕碜。

  当初还有诗赋考试的时候,那些考生,对皇帝更谄媚。

  考诗赋,就是替皇帝,替朝廷歌颂功德。

  比的就是谁最会拍皇帝的马屁,谁把皇帝拍的最舒服,拍的最清新脱俗,谁的成绩就更好。

  支持一下,皇帝立嫡,盛长柏也不亏心。

  什么立长邕王、立贤兖王,都是不太靠谱的事。

  这两个亲王,邕王占了一个年长,子嗣众多,但是庸碌不堪,不思上进。

  兖王虽然有一些能力,能力不多暂且不说,还没被立储,就开始飞扬跋扈,不懂得伪装低调,也不是人君之像。

  这哥俩真要选一个的话,相对来说,还是邕王更靠谱一点。

  大周朝祖训,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皇帝庸碌一点问题不大,只要不是昏庸就行。

  找一个精明强干的宰相,挑选一批精明强干的大臣。

  也耽误不了治理国家的朝廷大事。

  殿试出来,盛长柏就真的放松了,经义典籍的事情,都可以放一放了。

  相比于省试的一万多份试卷,单是批改就要小一个月。

  殿试这三百多分考卷,批改起来速度就快多了。

  殿试后的第三天,成绩也就出来了。

  表面看皇帝是主考官,但是皇帝可不会把每份试卷都看一遍。

  都是阅卷官,批改过后,挑出来五份或者是十份的考卷。

  让皇帝定一下前几名的名次,后面那三百多分考卷,老皇帝哪有精力,一份一份去看。

  普通皇帝一般也就看五份,十份试卷,老皇帝也算仁厚,年轻的时候,可能还会选择多看几分看卷。

  到了这个时候,身体不好,还要把精力花在后宫造人身上,当然不会选择多看了。

  殿试过了这两天,虽然不用看书,盛长柏也没有闲着,盛长柏这些准进士,都要去礼部,学习面君礼仪去。

  就算盛长柏已经经过了盛紘的私人培训,这些事情也不能错过。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