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3章 贵霜帝国臣服_混在三国争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西域伊犁河一带。不过那时乌孙更早西迁四十年,已经重新强大,趁大月氏刚刚西迁元气大伤还来不及恢复,乌孙王为父报仇,大败大月氏,逼得大月氏再次西迁,过大宛,定居阿姆河北岸。

  大月氏不愧是曾经草原王者匈奴人的劲敌,虽然两次被迫西迁,只剩下残部。可在阿姆河北岸休养生息三四十年后,便攻打阿姆河南岸的大夏,攻克其国都蓝氏城,随后大月氏继续往南的印度河方向发展,接连攻占印度河北部与南部大片区域,于东汉初年建立贵霜帝国。

  贵霜帝国颠峰时期,连康居都向贵霜帝国表示臣服,使得贵霜帝国的疆域一度抵达咸海南端,曾统治一千三百多万人口,比安息帝国颠峰时期统治的人口都要多一些。

  当然,贵霜帝国统治的这么多人口当中,大部分是印度贱民,不能为兵源,真正的力量还是大月氏自身与征服的塞种人等一些游牧出身的部族,巅峰时期拥兵近三十万,实力稍逊安息帝国。

  贵霜帝国立国至今也有两百多年了,原本大月氏也有五部之分,贵霜帝国是其中一部实力一时压过其他四部,对整个大月氏统一号令,才建立起来的。

  另一个方面,印度河流域富庶,这里的百姓比绵羊还温顺,他们把大月氏人‘伺候’得太好了,以至于两百多年过去,大月氏人已经不复当年能跟匈奴争锋的凶悍,也开始腐朽衰落了。

  从康居不再臣服贵霜帝国开始,贵霜帝国相继丢掉了咸海南端的阿姆河流域,后来又丢掉了蓝氏城,疆域只剩下印度河南北一带。

  不过,塞种人当年被大月氏奴役,一部分迁居到印度河南岸,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塞种人逐渐又强大起来,他们在印度河南岸不断发动叛乱,为镇压塞种人,贵霜帝国疲于奔命,国势日衰。

  大汉如果想令贵霜帝国臣服,不会比令安息帝国臣服更难,甚至说会更容易得多。

  刘宇决定找借口直接对贵霜帝国用兵。

  对贵霜帝国用兵的借口很好找,贵霜王胆敢称皇帝,乃是对天子的挑衅。刘宇直接下旨到位于印度河上游西北岸的贵霜帝国帝都富楼沙城,要求贵霜帝国立刻放弃‘皇帝’称帝,改称‘王国’,贵霜王到长安城请罪!

  最后一个条件,刘宇是故意的。

  因为如果逐步施压,在康居、大宛、安息全部臣服大汉,成为大汉附属国的情形下,贵霜帝国无法应对,最终不费一兵一卒令贵霜帝国屈服,也臣服于大汉的可能性极大。但刘宇加上了最后一条,让贵霜王到长安城请罪!

  当代贵霜帝国皇帝已经五十多岁了,同样也当了二三十年皇帝,不说本身的骄傲,就说他的身体也决不允许他长途万里到长安城请罪,这等于是直接要他的命,几乎已经可以预见,贵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