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章 夏昕被杀真相_锦衣护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塞自己的良心——这是朝堂斗争的必然结果,就是夏言自己不也整过武定侯郭勋令其不明不白地惨死诏狱吗?夏言太过鲠直、孤傲、强势,又曾因‘香叶冠事件’而触怒圣上,遭灭门之祸是早晚的事。而且他支持曾铣收复河套,当时双屿被捣毁,海商许栋被抓,他若再次回朝掌权,再依着他那保守、固执的政策折腾下去,‘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江浙必定会大乱,收复河套又因无钱无粮无兵而搁浅,届时朝廷必然陷于南北夹击的困局。

  “直到‘庚戌之变’发生,我一手导演的内失贤相、外失良将,导致已经烂到骨子里的卫所军更加雪上加霜。蒙古铁骑一路南下,肆意烧杀抢掠,直至京师城下。再后来,严家把持了朝政,蒙蔽圣听、贪墨腐败、残害忠良。一次次看到忠臣滚烫的鲜血喷溅于冰冷的铡刀上时,才彻底意识到——我将会在史书的奸佞传中名列前茅!其根源,不过是因为一点点的屈辱感长期蕴积于心中而形成的恨,从没有反思自己是咎由自取,更不曾感念他网开一面之恩。世人常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而我对夏言的恨,是不是‘以怨报德’到了可笑的地步。

  “跟你们说这些,是想告诉你们——在一些关键点上,人是半步都错不得的,一旦错了,无法停下、无力补救,更遑论回头了!人在忿怒和激动时,不要说话更不要作任何决定,因为鲜有说对做对的。先冷静下来,仔细筹谋思量,再决定如何应对。还有,在良知和原则面前,切不可替自己找籍口,因为这样只会让你心安理得的去犯罪。最后一点,人会做错事,往往都不外乎这三个原因——恨、资格和恐惧,所以,对人对事,首先要放下主观情感,完全客观的去判断是非利害。”

  朱希孝和陆言渊齐齐叩首于地:“孩儿谨记在心!”

  “属下永远铭记指挥使教诲。”

  陆炳喘了几口粗气,继续道:“嘉靖三十年,朝廷在北方边镇开马市。从那之后,我和你哥才意识到我们对开关互市便可解决边患太想当然了!因为若没有强势的国家作为后盾,没有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作为倚仗,开放边贸赚取到的只有屈辱和被欺。所以,我大明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增强国力和军力。严嵩父子贪赃枉法、残害忠良,说他们自掌权以来都在祸国殃民亦不为过。但有两件事他们做的完全可以说是功在社稷、利在黎民:一、是提拔、重用胡宗宪,二、是将濠镜澳租借给了弗朗机。虽然朝中官员对租借濠镜一事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严党官员受贿于番夷而出卖国土,也有人说此举是饮鸠止渴。最起码这几年中弗朗机人没有伙同倭寇明目张胆的对沿海城镇烧杀劫掠,所以你心中一定要有自己的定见和判断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