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一章 外交策略_国之大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德国人知道。欧洲的大战一触即发,当战火燃烧起来的时候整个欧洲肯定都无法避免。我认为在那个时候我们如果能置身事外发展几年,对我们最为有利。”

  老袁看了他一下,嘴角一笑:“怎么?你不打算去浑水摸鱼么?这可不是你杨司令的性格。”

  “摸鱼我当然想摸。但是那也得看看水有多深再说。咱们现在的情况,去欧洲摸鱼。我估计就算看准了,也只能摸几只虾上来。”

  这个比喻非常的形象,孙文先生对杨司令这个观念显然极为赞同:“小林说的很对,我们摆明一下立场,有可能对我们目前的局势有所帮助,也对日后没有多大损失,这样吧,我明天就发表声明,就说中国绝不加入任何军事集团,不和任何国家结成军事同盟,袁公,你看如何?”

  袁世凯那大肚子挺了一下:“行,你看着发吧,这是这个意思。”

  杨小林的手指在桌子上面敲击了几下,他现在真的不想让英国人误会了德国和中国是军事同盟的关系,虽然双方走的很近,但是杨司令要给英国人一种中国不会介入欧战的感觉。

  这符合中国的利益。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有多大他十分的清楚,那根本不是一场像现在准备斗殴的双方想的那种几个月就能结束的战斗,战争毁灭了欧洲整整一代人,让大量的资产流向了美国。

  为什么会流向美国?就是老美在战前保持着中立,给各个国家一种他们那里很安全的感觉。杨小林希望中国也能给世界各国这样一种感觉,同时他觉得在亚洲的问题上自己应该和日本人合作的步子更大一点。

  小日本全力发展海军,他们染指南洋的决心已经世人皆知,要是他们和美国人再打起来,那对中国来说事情就太完美了。

  别说中国人现在说出不结盟对德国有些不太仗义,也别说和日本合作就是不行,外交就是这样,他的指导核心是国家利益,对盟友和敌人的判断因时而易。

  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不说甲午之战和台湾的问题,长远来看日本谋求的是亚洲的霸主地位,他们发展海军也是为了把中国人死死的锁在陆地上面。只要中国想出去,想和日本争夺亚洲霸主,双方最终必将爆发决定性的冲突。

  中国在俄国人的炮火下寻求发展,杨小林在按照他的脚步打造中国的部队。日本方面则想着从南洋获得足够的养料之后有资本和中国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

  冲突一旦进入不可逆转的状态,胜利者绝对不会允许失败者有再一次可以挑战自己的机会,输掉战争的一方可能失去的将不仅仅是国际地位。双方所等待的,实际上只是可以一战的那个时刻。

  谁都输不起。

  所以中国的脚步必须不惜一切的快起来。要比日本快才可以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