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三章 我可没那么肤浅_三国大气象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反应。

  三天后,由襄阳而来的信使,证明了蔡姝这一次没的撒谎。

  信使带来了刘表亲笔手令,称其收到关中来的情报,天子随着吕布王允一行已东巡洛阳,他刘表身为汉室宗亲,不能坐视不理,决定起大军北上,经由南阳前往洛阳护驾。

  至于北上的路线,自然是经由樊城,北上新野,经宛城北上前往南阳最北端的鲁阳一带,走当年孙坚打入洛阳的路线。

  对于苏哲这个南阳太守,刘表则命苏哲提前筹措粮草,征集船筏,充当北上大军的后勤保障,在大军经过宛城时,还要按照惯例,亲自前去军中慰劳北上的将士们。

  至于这支护驾军的统帅,自然是意料之中的由蔡瑁统帅,同时刘琦作为刘表的代表,也将随军北上,前往洛阳之后,代替刘表向天子问安。

  事实证明,蔡姝并没有撒谎。

  难道,她对自己的那些话,当真是真情表露不成?

  这位刁蛮任性,向来看人眼睛都长在头顶的世族大小姐,竟然真的喜欢上了自己这个寒门之士?

  从收到刘表那道手令的瞬间起,苏哲的心中就萦绕起了这样的疑问。

  只是,眼下对付刘表,度过眼前的难关才是重中之重,苏哲也无心多去琢磨这些儿女情长之事。

  当天,前脚打发走了荆州来的信使,他后脚就带着刘表的诏令,再次进宫面圣。

  经过一番商议之后,刘协便在伏寿的授意下,亲拟了一道圣旨,派符宝郎祖弼持节,星夜兼程的赶往了襄阳。

  数天后,祖弼南渡汉水,来到了襄阳。

  而此时,约四万多的精锐荆州兵,已经集结在了汉水南岸,数以百计的运输船,也在源源不断的开入渡头。

  荆州军北上之势,已然蓄势待发,只等他们的主公刘表一声令下,就浩浩荡荡的北渡汉水,直奔宛城而去。

  襄阳城,州牧府。

  大堂之中,蔡瑁和刘琦已经身披甲胄,二人在堂中洋洋洒洒,向刘表陈述他他们将如何袭破宛城,诛杀苏哲的计划。

  听罢他们说完,刘表脸上却并未浮现出志在必得的神色,目光看向蒯越,“异度,你以为他们的计划如何?”

  蒯越捋了捋短须,沉吟片刻,方道:“属下觉的,为了不引起那苏哲疑心,大公子和蔡别驾率军经过宛城的时间,最好选在黄昏,这样才有理由堂而皇之的就地安营,若是大白天经过宛城,明明可以继续赶路却要反常的下寨,反而可能会引起苏哲的疑心。”

  “嗯,异度言之有理,你们记住了吗?”刘表点点头,目光看向了刘琦和蔡瑁。

  这二人忙点头称是。

  接着,刘表又看向了他们身后,那员沉默寡言,国字脸的武将,看到他时,刘表的眼神中,才流露出了信任的目光。

  “仲业,对于突袭宛城,你有几成把握能够速战速决?”刘表问道。

  那员武将,正是刘表击杀孙坚之战后,提拔起来的荆州土著将领,出身荆襄末等世族文家的文聘。

  文聘沉吟不语,那眼神,似乎在默默计算着对手的实力,脸色如死水一般没有变化,丝毫看不出蔡瑁他们那样的自信。

  半晌后,文聘才拱手道:“回禀主公,倘若那苏哲没起疑心,末将有七成把握可速战速决,若是他起了疑心,提前有所防备,末将就只有四成把握。”

  “嗯,看来能否速战速决的关键,就在于不可引起那苏哲的疑心,你们可要切记。“刘表再次向刘琦二人叮嘱道。

  那二人只得再次称是。

  诸事叮嘱已罢,刘表站了起来,深吸一口气,缓缓抬起手,作势就要下令出兵的命令。

  这时,堂外亲兵匆匆而入,叫道:“禀主公,符宝郎祖弼已至府门外,手持节杖,自称奉天子之命,前来向主公传旨。”

  刘表脸色立变。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