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1【演出开始】_民国之文豪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更是为了保护大后方的生产。自从零式战机出现在中国以后,日寇的空袭更加肆无忌惮,重庆被各种炸工厂不说,昆明那边的铸币厂也被炸了。

  此时的法币虽然疯狂贬值,但镍币、铜币等辅币还比较坚挺,很多老百姓都通过这些金属货币来保值,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已经崩溃的金融市场。

  昆明铸币厂是云贵地区最大的铸币机构,这家工厂被炸成废墟,其损失足够买几十上百架飞机,更让云贵两省的经济民生雪上加霜。

  空中防御力量,对中国来说太重要了。

  周赫煊又问:“听说美国国会正在讨论《租借法案》?”

  史汀生笑道:“你的消息可真灵通,连这都能够打听到。”

  《租借法案》的提出,直接原因是因为英国财政破产了,根本拿不出真金白银购买军火,于是罗斯福就打算以租借、交换、赊账等形式卖军火给英国佬。

  周赫煊问道:“如果《租借法案》获得通过,有没有可能向中国租借军火物资?”

  史汀生说:“当然可以,不过必须用中国的船只负责运输,而且还要拿出相应资源做抵押。”

  “我会联系国内的。”周赫煊笑道。

  总统公子詹姆斯突然插话道:“购买飞机这件事,我可以帮忙联系。”

  周赫煊连忙说:“那太感谢了。”

  詹姆斯的信心来源于美国扩大军用飞机生产量——

  就在罗斯福还没决定参加连任大选的时候,突然提出要美国生产5万架军用飞机。几大飞机制造商还以为总量5万架,没想到罗斯福的要求是年产5万架,当时所有人都听得一脸懵逼。

  要知道,罗斯福在提出这个计划之前,美国军用飞机年产量还不足1000架。

  美国最可怕的就是战争工业潜力,罗斯福一声令下,半年时间美国就生产出6000架军用飞机,明年的年产量更是飚到2万架,到二战胜利前夕已经猛增到年产6万6千架军机。

  相比而言,整个二战期间,英国所生产的军用飞机数量,还不足美国的零头……

  现在美国有几千架新生产的飞机放在那里,一部分卖给了英国,剩下的还不知怎么处理,因为美国自己的空战部队根本用不完。飞机生产商也急啊,政府只说扩大生产,又不实际出钱订货,都担心烂在仓库里成了废铁。

  詹姆斯说:“只要中国出得起价钱,我来说服飞机制造商,连运输问题都帮忙解决。”

  周赫煊道:“我回去就联系中国政府。”

  周赫煊可不想当冤大头,这玩意儿得政府出现才行,哪有全让私人掏腰包买飞机的。两个月前,海外华人捐了217架飞机(以老式霍克机的价钱计算),现在连个影子都见不着。

  历史上,此时的中国只剩下60多架飞机能够升空,真不知负责买飞机的宋美龄在搞什么鬼。她自称是在谈判买先进飞机,可能也有运输的原因无法到货,但具体捐款去向还是存在很大问题。

  也有可能,那些捐来买飞机的钱,被拿去补贴政府财政和战争经费了——谁说得清楚呢?

  就在周赫煊跟史汀生、詹姆斯聊天之际,演出已经正式开始了。

  30多位华人青年组成的合唱团,在异国土地上唱响了中文歌曲:“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