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14【拜师】_民国之文豪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屋子太窄了点。”梅贻琦说。

  “周先生想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和自主能力,所以务必要让少爷住学生宿舍,”孙永浩掏出两张支票说,“这张是太太悄悄托我给你的,希望梅校长每个周末做点好吃的,给少爷打打牙祭。另一张大额支票,是周先生给的,他想捐款为联大的老师们修宿舍。先生说,钱不多,时间也紧迫,只能修一些土墙茅顶屋。”

  梅贻琦瞟了眼支票,一张是1万额度,另一张却是100万,他高兴道:“周先生有心了。孙先生……”

  “叫我小孙就是。”孙永浩连忙说。

  “那好,小孙,”梅贻琦道,“我这有件事想摆脱明诚兄。”

  孙永浩道:“您说。”

  梅贻琦道:“联大派了三位代表去重庆向政府请愿,要求政府提高薪水,保证教职员工的最低生活需求。他们现在还在路上,差不多月底才能到重庆。请你把我的书信给明诚兄带去,让他到教育部美言几句。”

  “我保证带到。”孙永浩说。

  “多谢了。”梅贻琦抱拳笑道。

  去年的时候,西南联大顶级教授的工资,还能满足一个半成年人的生活需求。今年物价暴涨,教授们养活自己都够呛,妻子儿女就只能饿肚子。这还是顶级教授的待遇,普通教授、讲师和助教就更惨,已经没人可以跑去潇洒下馆子了。

  梅贻琦还算好的,不用赡养老人,妻子和大女儿都有工作收入,只需养四个还在读书的孩子即可。

  物理学家吴大猷先生的妻子生病了,他只能跑去菜市场行乞,向卖肉的屠户讨骨头煮汤给妻子补身体。前不久房屋也被炸塌,他艰难的在弹坑里刨出碎瓦罐,将掺杂着泥渣的面粉加水过滤洗面筋吃。

  孙永浩收起书信,说道:“梅校长,我明天就走,还有一件事请你帮忙。”

  “请尽快说。”梅贻琦道。

  “少爷喜欢研究数学,想拜在华罗庚教授门下,周先生请你带少爷去登门拜师,”孙永浩从箱子拿出十条腊肉,“这里周先生的礼物。”

  梅贻琦哈哈大笑:“明诚兄很崇古啊,连束脩都准备好了。”

  翌日。

  孙永浩离开昆明,周维烈暂时住进了梅家,等正式开学再搬进学校宿舍。

  大清早的,梅贻琦就亲自带着周维烈去西郊,徒步走了十多里路,终于来到华罗庚居住的地方。

  周维烈瞪大了眼睛:“这就是华教授家?”

  “很简陋是吧?”梅贻琦说。

  “怎么能这样,华教授可是大数学家啊。”周维烈震惊又疑惑。

  华罗庚全家都跟牛住在一起,底楼是当地农民的牛圈,二楼是用来堆放草料的。这种建筑叫做牛圈楼棚,冬冷夏热,极其简陋,蚊虫鼠蚁数不胜数,就连当地农民都不会住。

  特别是气温高的时候,牛粪味道冲天,那滋味难以言说。

  梅贻琦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