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五十九章 落幕_重演星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当然不是说礼乐治国之道就是万恶的,相反它是有划时代的积极意义的。但这种思想也不能持久,人族一旦摆脱神权的束缚,思想解放出来,又岂能在听你一家之言?况且这种制度将天下人才阻拦于权利之外,既没有参政地权力,也没有政治上地地位。久而久之必然引起天下不服,于是不到百年,礼崩乐坏,各地举起反旗,声称不愿奉行礼乐愚民之道,周王朝派兵征伐,众诸侯各怀私心,俱都不出力,战事绵延不绝,周朝威信大降!

  东都成周建成,周公还政成王,周朝进入巩固时期,史称成康之治。

  周康王(钊)死后,子周昭王(瑕)继位。昭王十六年,他亲率大军南征荆楚,直至江汉地区。南征共经3年,昭王还师渡过汉水时溺死,军队也遭覆灭。继昭王而立的是其子周穆王(满),在位长达44年。他好大喜功,仍想向四方发展。穆王好游行,致使朝政松弛。东方的徐国率九夷侵周。穆王南征,通过联合楚国的力量,才得以平定。

  经过昭穆时代,周朝实力削到周厉王时期,连年战乱,给民间带来深重的疾苦。与此同时,厉王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将社会财富和资源垄断起来。为压制国人的不满,厉王命卫巫监视,有谤王者即加杀戮。结果人人自危,终于酿成国人起义。前841年,国人大规模暴动,厉王被迫出奔到彘(今山西霍县)。朝中由召公(召穆公虎)、周公(周定公)两大臣行政,号为共和(一说由诸侯共伯和摄行政事)。

  共和十四年(前828年),厉王死,太子静即位,是为周宣王,在位共46年。周宣王即位,整顿内政,稳定社会秩序,在对周边的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史称“宣王中兴”。宣王后期,对外战争陷于僵局,周王朝重新出现了衰象。宣王干涉鲁国的君位继承,用武力强立鲁孝公,引起诸侯不睦。三十六年,征伐条戎、奔戎,惨遭败绩。三十九年,与西戎别支姜氏之戎战于千亩(今山西介休南),惨败。

  前781年,宣王死,其子周幽王继位。幽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奢侈腐朽,内政黑暗,加之严重的天灾**,任用好利的虢石父执政,朝政**激起国人怨恨,周王朝的统治已无法继续下去了。

  三年(前779年),伐六济之戎失败;同时天灾频仍,周朝统治内外交困。幽王废掉正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以嬖宠美人褒姒为后,其子伯服(一作伯盘)为太子。宜臼逃奔申国,申侯联合缯国和西方的犬戎进攻幽王。幽王与伯服均被犬戎杀死于戏(今陕西临潼东)。前771年,西周覆亡。

  幽王死后,申侯、鲁侯、许文公等共立原太子宜臼于申,虢公翰又另立王子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