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六十章 士为知己者用_汉末皇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即使他解决不了,也要死于解决的路上。

  当年晋国侠客毕阳的孙子豫让给范、中行氏做大臣,但并未受到重用,于是他就投效知伯,得到宠信。后来韩、赵、魏三国瓜分了知伯的土地,其中赵襄子最痛恨知伯,把知伯的头盖骨拿来作饮器,这时忠心的豫让逃到山里说:“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仇矣。”以此来表明他誓死也要为自己的主君智氏报仇的信念,甚至他后来终生都是在为这个誓言而努力,从未改变初衷。

  豫让在表明心志后,便决定矢志杀赵襄子,然而赵襄子毕竟已实为一国之君,刺杀其人,何其难也。之后,豫让思来想去只能“变姓名,为刑人,入宫涂厕,欲以刺襄子”,未遂被释,后又“漆身为厉,灭须去眉,自刑以变其容,为乞人而往乞”,这般自残,以至于到了“其妻不识,曰:‘状貌不似吾夫,其音何类吾夫之甚也’”的地步,之后又“吞炭为哑,变其音”,从此实实在在变成了另一个人,而他所做这一切,也只是为了能够刺杀主君智伯仇人赵襄子,为主君报仇而已。

  虽然最终豫让几番刺杀皆未成功,没能为其主君复仇,最后甚至也只能剑刺赵襄子王袍,从而用刺王袍来代替刺杀赵襄子,留下“拔剑三跃,呼天击之曰:‘而可以报知伯矣’”的千古佳话。但无疑这份情感令人敬佩,以至于即使豫让刺杀的是赵国之君的赵襄子,赵国的忠义之士在听说豫让事迹以后,也都是落泪,为其惋惜不已。

  如今,关羽在话语里引用当年豫让所谈,已经明确了心中之志,今日便是他关羽已命为赌,效忠大汉,效忠主君之时,“虽万千人,吾往矣”。君以国士待吾,吾当以国士报之!君以路人待吾,吾以路人报之!君以草芥待吾,吾当以仇寇报之!

  这便是他关羽之志,效命主君,前方纵有万难,也不堕其志。

  叛军这一次攻势再无前几番杂乱,毕竟没有弓弩威胁,他们可以毫无顾忌的汉军肉搏一番。此刻他们的脸上映着的都是复仇的怒火,他们要把面前的这波让他们丢尽颜面的汉军就此屠略,以消心头之恨。甚至他们后方的各部渠帅,这时候也不再催促他们去救火了,反而叫嚣着让他们将这些汉军斩杀,实在是关羽这数百人阻击几千叛军,让叛军丢尽了颜面。

  眼看得对面叛军这次集结凶猛,攻势越来越近,关羽手握长刀,已经准备对左右做最后之遗言,却听闻后方一声大喊:“云长,速速后撤!”

  那声音关羽熟悉不已,是他河东乡党,小弟徐晃之声,他按理说应该一直留守于太守伏泉身边才是,现在他来了,那就说明太守来了,换而言之,这是伏泉命令。

  脑中一刹那间将事情想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