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五九四章 争渡_大周王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道郭昆为了什么而不高兴,他对自己应该是嫉妒如狂,忌惮欲死。林觉并不想在公共场合暴露矛盾,可是这些百姓的热情和‘林圣人’的称呼自己也并不知情,无法控制。只能说,其实郭昆的态度归根到底是跟今日的情形关系不大的,这不过是勾起心火的引子罢了。

  郭昆的离去确实给在场官员和百姓们感觉到了扫兴和困扰,但很快,人们便将这件事给抛诸脑后。郭昆在百姓心目中的声望并不高,他在这里自然是锦上添花,他不在这里却也不至于让人如丧考妣。更何况有林觉和绝大部分朝廷官员在此,这场面已经足够气派了。

  龙舟竞渡的开锣的殊荣理所当然由林觉承担,巳时正,林觉手持木槌,对着悬挂在一人高的巨大木架上的巨型铜锣猛三声。随着这三声锣响,号炮腾空,彩旗飞舞,人群沸腾。十几艘河面上的龙舟在鼓点节奏的带动下,长桨起落,齐声呼喝,开始竞渡。场面极为壮观。

  竞渡以相国寺桥为起点,骏义桥为终点。这之间相距五里的河道两侧正是汴河两岸最为繁华的地带。这里码头云集,商铺林立,普通百姓和豪门大户混杂居住,市井繁华和高等享受交汇于此,更是京城内外货物流通的集散之地。选择在这段河道进行龙舟竞赛,自然也出于一种拉动人气和这片地段的商业活动的考虑。

  因为,此时此刻,精明的商家们店铺全开,青楼歌馆也都开张营业。各家码头船只也都集结停靠,展示他们做好了运输的准备。而在竞渡结束之后,商铺酒家必然爆满,商业活动也必然频繁密集。这便是所谓后世所提倡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举措。任何一次看似是庆祝节日的民俗庙会等活动,都必然要带来经济活动的高潮。这是目前大周恢复生气最需要的。

  十几艘龙舟如浪里飞龙,飞速前进,鼓点激越,群情振奋。岸上的百姓们跟随龙舟飞奔叫嚷加油,喊叫声惊天动地。多日郁结的心中之气,痛苦和迷茫,在此时尽情释放,这也是一种派遣发泄的方式。

  林觉一行策马飞驰至骏义桥头等候,那里已经搭了彩棚,准备了彩头。不久后,龙舟破浪而来,快如离弦之箭。最终属于樊楼青龙舟夺得头筹。另有两大商行的龙舟得二三名。林觉站在彩棚之中亲自为这些气喘吁吁满脸兴奋的获胜者颁发得胜状,真金白银的赏赐他们钱财。第一名樊楼的掌柜更是千恩万谢的从林觉手中接过了林觉当场书写的天下第一楼的匾额。这可是无比的殊荣。虽然原本这题匾环节当由皇上御题,但那樊楼的掌柜张桐却明白,皇上题匾固然是荣宠备至,但林宰相的题匾却更有号召力,更加的珍贵。

  林觉站在彩棚之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勉励京城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