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三六章 润物无声 (上)_官居一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化的程度;他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使我中国重现先秦之争鸣,焕发勃勃之生机,获得无限可能之未来……姑且称之为‘东方的文艺复兴’吧。

  当然沈默知道,儒家理学积习已深,人们的观念不可能因为某些方面的冲击,而遽然改变;倒是这种舶来的新学说,很可能未发生影响,便消灭无闻。要想避免这种可能,就必须使其披上理学的外衣,取名《名理探》,以理学工具书的画皮示人只是其一。

  沈默又嘱咐陈鹤,这本《名理探》的措词用语,必须由其亲自把关,在外国学者将其译成中文后,陈鹤要再以古代诸子和魏晋玄学术语达辞,为其重新润色,务必要在不改变真髓的基础上,使其贴近文人的习惯和喜好。

  但他提醒众人,这绝不意味着,可以含糊其辞、偷换概念,必须反复琢磨,字斟句酌,必须以‘只字未妥,含毫几腐;片言少棘,证解移时’的一丝不苟的翻译作风,来对待这一部本身就深奥艰涩的哲学著作。

  最后他又提出了对这本书的深切厚望,对众人道:“此学实乃百学之宗,乃订是非之磨勘,验真伪之砺石,是万艺之司衡,灵界之曰光,明悟之眼目,义理之启钥,为诸学之首需者也。诸君之努力,必为广开华夏百学之门,随此书永垂万世!”

  原本陈鹤还想请沈默定一下译书计划,现在也不用了,因为根据目前的人力,按照沈默的标准,想把这套大部头译出来,最少需要三年时间;这三年里,整个通译局都不用干别的了。

  沈默并不在乎,反而对陈鹤保证,将会再为他增加专业人手,全力以赴打造这套《名理探》!

  整个布置过程中,几个西方学者十分惊诧于这位年轻大人对西方哲学的稔熟,他们暗暗觉着,这似乎是位圣贤与先知般的人物,心中满是崇敬之情,所以在沈默问他们话的时候,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没有丝毫隐瞒。

  当把任务布置完成,沈默突然问那两个来自英国的学者道:“贵国的女王登基几年了?”

  马慕东和文光明想了想,道:“女王陛下是西元一五五九年加冕,换算成大明的历法是……”

  “嘉靖三十八年。”还没等他们算明白,沈默已经有了答案道:“五六年时间,权位已经巩固了吧?”

  “应该没是这样的。”马慕东恭声道:“在我们离开英国那年,女王陛下颁布了‘至尊法’和‘单一法令’,规定国王同时是国家和教会的最高领导人,一派圣君之象。”是啊,一位带领英国,强势加入大航海时代,击败海上霸主西班牙的女王,当然算是圣君了。

  ‘那不成武则天了?’归有光几人心中暗道,他们对女子继承皇位,实在是感到奇怪。

  沈默虽然对伊丽莎白女王很感兴趣,但他最关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