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一十二章 否定态度_综艺我为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进行深化改革。

  他认为主管部门应该拿出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深化改革。

  上游企业承担更大的风险,分账比例应该是向制片方和发行方倾斜。

  还拿国外举例,言辞咄咄的表示,分账票房是片方拿得最多,剩下各方是递减的,是阶梯式的分账模式。

  而中国的模式自始至终只有固定比例这一个模式。

  他认为目前的分账模式中,影院分得票房的57%,片方分得43%。

  即使将电影专项资金的5%分给片方,最后的分账比例还是低于院线,片方所得仍然是最低的。

  按照目前的分账比例,除去发行方和院线分走的部分,影院可以分得将近一半的票房。

  供给方利益没有最后保证,全世界只有中国制片方分账比例固定且过低。

  为什么影院可以拿着片方的电影,随意加票价又不跟版权方分呢?

  片方从项目前期开发到后期上映承担最大的风险,付出的努力最多,但是最后分得的票房却很少。

  这一通吐槽,像极了怨妇跟外人抱怨自家老公天天在外面应酬,喝的醉醺醺的回家,也不知道做家务活照顾孩子。

  按照他们的想法,就应该完全照搬好莱坞的阶梯分账模式。

  但梁栋只想说,好莱坞的分账模式确实是阶梯式的。

  而且越大的影片越有市场议价权,获得票房分账比例为50%、60%甚至再高的都有可能。

  还要根据每周票房不同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

  但问题的关键是,人家大部分影片,切切实实把资金用在了电影工业化的流程上。

  除了主扛票房的演员能够拿到高昂的薪酬,大部分钱都用于影片制作本身。

  现在中国电影的拍摄成本日益增高,可增高的部分全都用来贴补演员片酬,真正用于电影制作的少之又少。

  以前5000万的成本已经算大制作了,现在5000万只能算中小成本制作。

  好,就算如此,难道5000万真的做不出高质量电影吗?

  如果能够控制好演员片酬,是完全足够且充裕的。

  但一个主演就拿2000万片酬,再加上其他演员,占掉整个预算的60%甚至更高,这样的片子拍出来,能好看才怪。

  所以在梁栋看来,这群人完全没把心思用在正地方。

  真让他们成功调整分账,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演员们,又能涨片酬了。

  当然,资本本身肯定是不会赔的。

  演员们涨了片酬,他们也能更从容的做账,同时炒作上市割韭菜。

  这都是一整个流程,真正用于提高作品质量的钱,恐怕剩不下多少。

  什么为中国电影好,打造中国电影工业化,都是扯淡。

  就跟某些人为了避税而做慈善的目的是一样的,喊个口号罢了。

  这样一群人,指望梁栋开口帮他们说话,一起向院线施压,简直是痴人说梦。

  想来想去,他还是决定把这番肯定会得罪大部分人的想法说了出去。

  果然,他这一开口,所有行业大佬的脸都变了色。

  领导的表情戏虐,而院线方代表则是惊喜。

  至于制片方这边就不用多说了,一个个跟吃了狗屎一样,看梁栋的眼神跟看汉奸没区别。

  真可笑,皇协军瞧不起汉奸翻译,简直五十步笑百步。

  梁栋说完以后反而轻松,没有心理负担了。

  不得不说,戳破别人装b的嘴脸,真他娘过瘾。

  要不是法律不允许,他都想让二营长取出他的意大利炮,轰丫的。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