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四九章 贾诩二谋荆襄(二)_恶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忌了。宫孙……陆逊,嘿嘿嘿……

  董冀不会忘记,数月前当他把宫孙的真实身份告诉董时,董是何等吃惊的表情。

  那宫孙,原来是庐江陆氏族人。当初庐江被周瑜所破,陆氏族人不得已退到了江夏。但是,荆襄世族的排外,令陆氏族人感到非常的难过。于是才有了那宫孙……不,真名应该叫做陆逊的家伙,来到长安。加入郡学当中。依着董冀的意思,陆逊,荀适。一个都不要留。

  不过。那陆逊地确是有些才学啊,怪不得父亲对他倍加推崇。

  若你是真心实意地投靠我董家,真心实意的对我大姐也就罢了,只要让我知道你怀有贰心,哪怕是父亲再爱惜你的才华,我也不会饶了你地性命!

  董冀摆手,一名少年走上前来。

  “伯济,你立刻通知周不疑。让他给我盯死宫孙。同时,加强对嬴适和侯霸地监视,只要他们有半点异动,就给我立刻抓捕起来……对了,你从明天开始,就去赵家叔叔那边效力。”

  赵家叔叔,非是旁人,乃赵云赵子龙。

  七月时。赵云田豫突然领兵回转朔方。当初离开朔方漠北的时候,他们带走了一万人马。

  而今回归,兵马几近十万。

  据说,当年他们出兵北方之后,一路是冰天雪地。朔风罡烈。赵云和田豫不停征伐,在一年前打到了一处名为乌拉尔山的地方,并且在山口筑城插旗。

  回朔方的时候,他们带回来了近二十万俘虏。

  除了当年流窜到北方的鲜卑人余孽之外,尚有当地土著。

  董对赵云田豫二人地回归。喜出望外。先是调文聘领原兰池大军前往河内。支援黄忠徐庶,而后又命赵云为中领军。兰池将军,封田豫为渔阳太守,兰亭侯,同时协助贺齐治

  田豫,本就是渔阳大族田氏族人,回归渔阳,是最佳人选。

  同时可以减少右北平太守,乞活军都督贺齐地压力。田豫对于这个安排,自然是非常开

  至于董冀口中的伯济,本名叫做郭淮。

  父亲郭,曾经为雁门太守。和早年投奔董地郭永,是同一族。初平年间,董卓被杀,李郭汜命郭为雁门太守。但袁绍却不愿意,在郭赴任的时候,杀了郭,使郭淮一家人陷入困窘。人死如灯灭,李郭汜自然不会理睬这孤儿寡母,母子二人在长安生活艰难。

  至董攻破长安,而郭淮那一年正好十岁,一场大病险些要了性命。

  郭淮的母亲无奈之下,打着试探的想法找到了郭永,总算是保住了郭淮的性命。要说起来,郭永为少府,地位在九卿之列,还是很仗义的。不但让太医为郭淮诊治,还把郭淮母子收留在家中。

  后来,郭淮年纪日益大了。

  加入三学有点来不及,总不成让他从乡学再读起吧。而郭淮呢,也是天生聪慧,喜好兵法,爱谋略。于是郭永就请求董,让郭淮做他的书佐。不过当时董不在长安,而陈宫就看重了郭淮,从蔡琰那里把他要了过去。不过,在那段时间里,郭淮和董冀相处的非常好。

  董冀接掌了督察院之后,以人手不足为理由,请董把郭淮又从陈宫那里要了回来。

  董第一次听到郭淮地名字时,有点耳熟。但是三国人物实在是太多了,他也有点记不清楚。听闻这么一个人,居然是从自己府上出去的时候,董私下里指责蔡琰为:败家的老娘们

  为此,蔡琰好生的修理了董一番。

  郭淮跟随董冀之后,也是尽心尽力。但心里面总是想要去军营中做事,董冀于是恳求了董,把郭淮安排到了兰池大营。

  郭淮闻听,欣喜若狂。

  而董冀虽然舍不得,倒也希望自家兄弟能飞黄腾达。

  送走了郭淮之后,董冀直奔董的书房中。根据他对董地了解,这时候董肯定在书房里。

  一边走,董冀仍一边再想:军师所说的下一步棋,又是什么意思呢?

  注:关于这几章出现的一些蜀中人物,如王商王累王谋王甫,是不是同出一族,俺已经无从考证了。唯一能确定的,他们都是居于广汉。四王有的在演义里出现过,有地只是在三国志当中出现,非我杜撰。

  最新全本:、、、、、、、、、、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