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章一场富贵?(上_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行伍的基本常识,行营立账的事项到寻找水源,乃至利用地形的知识,夜禁和防要的基本操条,

  “夏夫子.”

  一个声音把我唤回来,是一个殷情的面孔。

  “麽、。”

  一名头目,递给我一张破破烂烂的皮纸,相当模糊的线描地图。

  “将头让你瞧瞧我们到了哪里……”

  我点点头,在上面标记摸索了一下,用炭条画个标注。

  “前面应该就是普楼镇了,沿着官道过了西夹架山,就到官军的地界了……”

  “好咧……”

  他应声回去复命了。

  虽然身处乱世,但毕竟是内地,作为大唐王朝再兴之后的四百多年时光,积累下来的物质基础,犹然可见。

  比如我们刚刚走上的这条直道,虽然只是地方修建的一条分支,已经多年使用过度并且年久失修,但是被严zhòng磨损的路面表层下,露出来依旧坚固的基石和水渗不进的细密夯土,就诉说着昔年盛世时,王朝上下,所拥有的财力和技术。

  作为这些直道,最大的敌人不是岁月也不是行人商旅,而是附近的乡民,在失去了基本秩序和监管维护之后,他们会纷纷跑来,将这些看似坚实耐用的路基,想办法弄回到自己家里去修筑房屋或是邬堡墙寨。

  他们像是蚂蚁搬家一样,一点点将宽敞平整的大路,蚕食成越来越细的羊肠道或是深浅不一的路沟……

  就如泰兴年间的中兴治世,所积累下来的诸多善政和盛世景观一般,除了那些个被分隔截断成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区域,多少在修补和使用的直道外。

  像邮传驿递文抄物流海河漕输之类的东西,都已经被庞勋之乱后,继续绵连了数十年战火和兵乱破坏,或是随着朝廷日益崩坏的权威和财计,日久失修荒废的七七八八,也今犹在东南沿海少数繁华大邑,和自成体系的岭南诸道,还有维持着最后一点旧观。

  上了直道后,速度总算加快了不少

  在精密计算下的所有物资都用光之前,沿着满是车辙和人马脚印的踪迹,我们终于抵达了这次长途行军的最终目的地。

  在人声马鸣,尘土飞扬的原野上,一个各种旗帜招展,刁斗森严,游骑巡曳,哨塔箭台林立而更加庞大的营地,耸立的酱色大旗,若大的一个“青”字,另十几面稍小一些的竖条旗上,则是诸位领军将的姓。

  其规模和气派,根本不是之前那个小破营地可比的,光是看上一眼,就足以让人热血沸腾,不能自己而尤然生畏。

  而据说,这个大营只是此次各路官军中,其中不是最重要的青州一路而已。然后头领将岸才对大多数人,宣布了这次助官军讨贼的使命和由来。

  这里就是,讨伐梁山贼的五州大营之一,没错,就是梁山贼。

  就像是同时空错乱的巧合性,同样有一群打着劫富济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