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零四十一章 风动_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烧掠一空。

  但是真正给了这座故都最后一击的,则是那些移防过来的西军藩镇。

  他们最后连坍塌的废墟也没有被放过,那些稍存行装的大财和檐瓦,都被发卖出去,就连地面的灰屑积炭,铺砖和柱孔石盘,都被搬运精光。

  变成驻军私下补贴的军费和营壕的一部分。因此,经年累月之下,长安的旧址上已经看不到任何宏伟的残余,而只剩下后人凭吊的一段城墙基址而已。

  事实上,公孙胜他就是随军前来凭吊的。这里曾经在来自西北大军的铁骑突击之下,在那些南海联军当中,上演了惨烈大溃决的一幕剧变和历史性的转折点。

  不知道多少南方和海外健儿,以及不计其数的名门望族,显赫世家,勋贵诸侯,就此战死当场而埋骨异乡,又不知道多少古老尊贵的家门和族系,因此绝嗣和断代,或是发生了支系转移。

  这才有了实力大损的元宿五脉之后,新兴世臣八叶之家的崛起和发迹。

  作为那些西军藩镇们释放的某种善意,就是允许南朝派出一小队人马进入关中,对百余年前死没在长安附近的将士故旧,进行凭吊和祭拜。

  这也是某种莫大的荣誉和风险并存的挑战。用国朝前代某位大人物的评价说,

  这些西军藩镇虽然因为地理水土的缘故彪悍依稀,但是因为内部的相互牵扯和纷争不停,在事实上已经丧失了主动对外征拓和进取的心思,而沦为某种意义上的守户之犬了。

  只会在看到利益和机会的时候,才主动凑上来站在可能的赢家那一边,谋取最大的好处和实利。

  因此,西军藩镇斗争失利之后的通常结局,要么就是失败者带着族人和部众南下投奔南朝大梁,要么东进成为被北朝洛都收容的新一批将门家系。

  而几无四塞之险的关中之地,就成了他们必经路线上的重要跳板和暂时的存身之地了,因此关中地方势力的更替和流动性,隔三差五的就会有所变化。

  因此,通常国朝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找到一个比较稳定并且控制力较强的交涉对象。

  比如这一次达成协定的永兴军,……

  居然是我后宅的大园子里出了变故。

  但我还是不动声色的继续与张邦昌的信使交涉下去,用言语挤兑的对方无能无力的,将所有能够提供的条件,都给逼迫了出来。

  包括可以用当地的粮食和矿石,还有一部分年轻女子,来交换淮东近年生产的兵器甲杖。

  这些年虽然火器生产已经成为淮东军工的重点,但是在淮东钢铁铸造的发展之下,对于传统冷兵器的制造产能和工艺,也并没有因此落下多少,只是大部分提供给那些二三线的地方部队作为火铳的补充而已。

  虽然大都是一些设计简单成本低廉的大路货色,

  看起来哪怕外部环境有所好转,张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