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06章 根本_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拟定升任为江淮转运使的程煊,回程之后并没有食言,随着淮上新一轮攻势的展开,就像是同步呼应式的从海路装船,一波又一波送来的军淄日用,很快让海洲的港城到再益都沿途的仓禀,再次变得充实起来。

  因此,随着春暖花开,而逐步放宽的配给和管制,也让治下人口苍白萧索的脸色,变得有些生动鲜活起来。

  虽然在军管之下,尚未放松对人口流动的限制,但是一些城内的早市,城郊和路口的小市、野市,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的,慢慢冒了出来,

  前方正在进行厚重方兴未艾的武装扫荡,我却正在巡视各地春季开耕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恢fù的矿冶和新设的工坊。

  光是这几天,我就走访了从青州的益都到沂州的临沂等三处城邑,查看了至少五处的大型劳役营地和工矿区。

  正所谓军无粮则乱,民无粮则散。粮食安全问题,在历朝历代乃至高度现代化的后世政府,也依旧是十分重视的根本国策之一。

  而我们虽然占了这么一片地盘,目前却还没有形成相应的粮食自持能力,只能暂时靠海路输送供给。

  而江宁行在对于我这里,有求必应式的慷慨与大度,始终是有时限和最终尺度,并不是一种可以继续维持下去的常态。

  从长期看,江宁行在所能够提供给我们的,最多只是开列出来的军额所需部分。至于治下人口的消耗,就可以说是就一直处在坐吃山空的负增长状态。

  因此,无论是从自身安全和稳dìng的长久打算,我们都迫切的需要就地推行屯田,以在年内行成足够规模的粮食自给能力,才是长治久安的发展大计。

  好在虽然我如今治下的地方凋敝的很,经过了北地的连年大旱与饥荒,丧乱与战火之后,无论是在城邑附近,还是在道路两旁,乃至偏远山村,有的是大片的无主之地,直接插上相应界标就可以圈占下来,然后安排进驻进行集体开发和屯垦。

  而原本在本军的编管之下,干了一个冬天工程项目的那些人口,也可以比较方便的按照所在营团的建制,就近转换成农业生产所需的劳力。

  在可以后方预期的支援下,种子农具乃至畜力,都已经不是在成为问题,因此,各地的准备情况,还算差强人意。只要待到合适的节气,就可以开始全面的农业生产。

  现如今负责这方面的事务,乃是新上任的营田常役判官虞允文,自从被从官面上免除了相应了追责之后,他就表xiàn出相当程dù的干劲和勤勉。

  甚至带人深入到田间地头里去,或是呆在编管劳役的大营里,好几天不见人影。

  而作为与之对应的政务官,还有蔡元长和赵鼎为首一批新进,有了官面上正式追认的名分和权柄之后,他们这些文佐人员也随之水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