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4章 淮北纷纷二_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可以体现出步军对于骑兵的某种尴尬和无力感了,我发现我的部队居然追之莫及,只能望之兴叹之余,派出游哨小队,隔着河岸尾随而行,以判断和追踪其真正目的地所在。

  事实上,在有足够纵横腾挪驰骋空间的情况下,步军想要成功的围追堵截骑兵,乃至打出成建制的歼灭战,就是一种奢望。

  相反骑兵有足够马力,就可以在情况不利的局面下,脱离接触拉开距离和纵深,重新寻找战机和调整方略。

  所谓人家不想跟你玩,你就没得玩。如果不惜代价也要跟上去的话,两条腿未必机动的过四条腿,却很容易在长途行军的疲累中,给人以有机可乘。

  但是被骑兵盯上的步军,就没有那么容易脱身了,厚实的城墙或是简单营寨,都可以提供些许保障,但想要在野战中击败骑兵,往往就需要依靠严整而无畏伤亡的列阵,来对拼消耗把对方缠住或是拖垮,然后才有致胜的可能性。

  就如后世被吹上天的铁血大宋,大多数时间,也只能消极应战或是夺在城墙后面的些许安全感,来打肿脸充胖子鼓吹所谓有宋一代,在自家门口的战争胜率比较高。

  然后装傻闭口不谈,究竟消灭多少敌国有生力量,又损失了多少牛羊人口财帛。

  至于“敌可往,我亦可往”开疆拓土式的汉唐雄风,那也是靠大量骑兵投入来实现。无论是卫霍封居狼胥的深入匈奴,或是苏定方迂回突厥王庭的斩首战术,都不乏其例。

  从毫州城缴获兵杖旗帜看,以及俘虏的供述看,我们终于可以确定对方的身份,这是支打着“黄梁骑”旗号的马军,光是马队至少有七千之数。

  却是来自洛都方面,拱卫都亟道被称为八门锁钥的防要部队之一,从属于两河通衢的重镇汴州(今河南开封)的镇兵资序,却是西军东进时,少数驻留在当地的老牌部队渊源,也可以看作是洛都方面的预备队之序。

  当年就算是洛都之变,也没有动用过这支部队,不想却以偏师的身份,出现在这里,要知道他们是靠人马分装后,坐平板式漕运纲船从涡水上过来的。

  在此之前,一些捉生兵已经先行一步潜度而来,对云林军在沿岸的观察警哨进行灭除,因此成功的在没有惊动当地守军的情况下,先头一千人和坐骑,连夜登岸完成初步集结,并在刚发白的天明时分,对着鹿邑守军,发起强攻。

  随着黄粱骑军成功占据毫州西部,还有数量相仿的若干地方部队构成的步军,作为黄粱骑从属的后援和续力,正在沿着已经占领的鹿邑、真源陆续进入毫州。

  这意味着什么,我这里将成为新的战场热点么。或者说,北朝已经忍不住动用预备队,而先一步出牌了么。

  要知道,

  所谓的战争动员体系,并不是那么好发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