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2章 战淮北十一_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先贤梁公统帅反击大军的铁蹄下,崩解利息,倾如菲粉之后,

  唐人占据了羌塘―西海流域最肥美膏腴之地,设立了青唐大都护府后,也在吐蕃故国的废墟上,扶持一批亲藩的地方政权,便有了前藏和青海的湟源郡王、上下两苏毗、后象雄等势力,

  然后有后藏之地的,昔日被吐蕃征服的各族后裔,山前部、乘机自立割据,上表请为臣藩,又有曾为吐蕃附庸藩属的西山八国、泸水羌等转投大唐,因此青唐之地以大小部姓藩属争据生灭沿袭至今。

  俗话说的好,斩草除根最积极的就是这些叛徒、走狗之流了,通guò他们世世代代的努力,逃到雅砻发源故地,而苟延残喘下来的吐蕃王族,悉补野氏一族也没能幸免,几乎在他们世代的围攻下给杀灭绝种了。

  除了一个靠近泥婆罗国而受其荫蔽,自称是末代赞普的泥婆罗妃子留下遗腹子,所创立的古格小王朝鞭长莫及外,吐蕃故国的种种遗存和痕迹已经淡然无存了。

  只是青唐地处高原,大多数地区气候苦寒而土地贫瘠,终年灾患不断,没有多少出色的物产,只有少数大族能够靠中转来自东天竺或是西域商路,而获利丰厚。

  能够在这种环境下生存下来的人,都格外的坚韧和彪悍,为了生存资源这些部族之间也相互争斗攻杀不休,因此只要能够活到成年的男子,都有弓马刀枪的本领。

  因而,在日常生计艰难治下,壮年男子成群结队外出卖身从军,就成了当地土族的一大出路,一方面可以减轻人口增生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给那些大小酋长、头人、首领带来不菲的收益。

  其中又以四大勇士之地,最富盛名,以吃苦耐劳,坚忍不拔、舍死忘生著称,也是从募于中原各方藩镇的藩兵首选之一。

  这个阿里曲第,便是其中之一,据说数百年前那是吐蕃禁卫军“薛昂诺基布”的来源之一。不过过了这么多年,也就剩下一群为战争了卖命奔走的战场鬣狗了。

  拓揭中郎将,押蕃兵马都知董虎庭,就是这么一名来自阿里曲地的青唐义从,作为一名典型的高地子弟,他曾经在祁连山靖边镇与党项人作战,也在河曲九原与黄头回鹘争锋,既在北庭轮台与黠戛斯人较量过,亦在在潘洲与西羌角逐长短,……

  最终,他所在的藩兵团辗转来到了关内,作为西军的借兵助战的一份子,参与了关内诸镇的争夺战,这一借就是七八年,然后在潼关攻夺战中,他所部以表xiàn卓异率先登城立下首功,而蒙河东燕使君看重,拔举为衙前俾官、牙将、锋将、都知,兵使。副守捉一路攀升而来,最终独领藩汉健儿混编的“拓揭”一军,添为河东延边宿将之中,大名鼎鼎的“五兽”之一,

  如今亦是,河东赴援淮北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