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四章 投效、人心(文字)_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敌虏都能有所善待,定然是一个有大胸怀、大气魄的将主云云。

  当然了,。我也早过了那种,被人一吹捧就飘飘然不可自拔的中二年纪,无论是否真心归心投靠什么的,他们这些俘虏,对我来说不过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已。

  虽然友军之中,也有从这些本地军队中,受降纳叛补充兵员的行举,但是信奉重点精兵主义的我,完全犯不上这么做。

  不过,这一次一贯没有这么主动作为的陆务观,却是一反常态的先沟通辛稼轩,又和他一起联手再次说服了我,从中接纳了部分人的投效。

  理由很简单,暂编第四营的价值和存zài证明了,我们这只新军就算再怎么精锐,也需要相应规模专门配合我们,并且充当某种外围和炮灰角色的普通部队,或者说将比较精锐的核心战斗力,从日常的杂务劳役里解脱出来的需要。

  乃至用某种更加吃果果一些的诛心之言说,在这个席卷天下的北伐大势之中,我们这个初见雏形的小团体,也需要有足够的实力来发出自己声音,和创zào建功立业的机会,而不是就这么随波逐流的泯然于大势,那怕是一群炮灰走卒之流也好,。

  先能拉起足够规模人马和装备,然后才有本钱依据自己所能发挥的作用和前景,向国朝谋取相应的编制和地位,显然是这一系列的战斗,多少给他们树立起某种期待和信心来。

  起码润州兵,也不是我像的那么差劲,因为润州其实是有唐以后的叫法,在此之前它还有另一个名字――丹阳郡,没错就是丹阳郡,所谓“丹阳精兵”,乃至是三国至南北朝时代,屈指可数的几个,可以与北地争雄的优秀兵源地

  据说吴大帝孙权的解烦亲军,就多数出自这里,此后历代又是以南抗北的前沿,民风彪悍而好狠斗勇,哪怕在隋末乱世的,满地尘烟之中,亦是有所出

  直到大唐鼎立,天下一统海内无事,丹阳变成不重要的内陆腹地润州,然后乙未之乱后的这一百多年的争据乱世,又将这些丹阳兵的后代,给磨练出来

  别看他们经常被江北的淮扬军虐,那是因为水军不振被压着打的缘故,这次乃是上层直接丧失了抵抗意志,才比较平稳的易主入手的。

  但是数千名反乱的润州军为前驱,也足以⊥京口得而复失乱了好一阵子。事实上作为江宁军,也有相当部分兵源是来自附近的润州地区的。

  按照国朝体制,军行在外可以酌!情就地随征从役,以足军用,属于没有具体数目限制的临时编列,应虚而聚,应时而散,只要你后勤上,能够维持的起来。

  既然这样,我也从善如流,将暂编的辅助第四营,又扩招了一倍,达到了十一个大团,本地人和国朝兵拆散混编,用缴获的装备重新武装起来。

  然后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