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又决10_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样的眼神;对于比较容易害羞又充满好奇心的小晋君而言,算是比较宽松而友善的氛围。

  我们就像是寻常人家的夫妻一般的,由我带着小晋君亲口尝一尝,寻常街头具有天南地北风格荟萃的小食,在街市地摊上为看起来有些大惊小怪的她,慷慨地买上一堆新颖别致的廉价小玩意,就很容易心满意足了。

  毕竟是被变相关在深宫内院里,而长期生活在相对与世隔绝状态的公室之女,对于这种更接近普罗大众生活状态的热闹世情和诸多新鲜事物的吸引和冲击,还是没有多少抵抗能力的;

  几条街市相继走下来之后,很容易就被陶醉和沉溺在这种,两人独处的温情与旖旎氛围当中而难以自拔了。

  然后,我就可以放开手脚对她做点什么了。比如在随从身体的遮掩和隔离下,在靠墙的街边上见缝插针做一些亲密无间的事情,或是拉进到更加荫蔽一些的僻巷里逞一逞手口之欲;

  享受一番身家娇贵无比的公室女儿,从茫然呆萌的不明所以然,到瞪大美眸而手足无措的肢体反应,乃至抵抗不过而顾此失彼之下,娇羞欲滴的表情和无奈至极的声音什么,真是太美妙了。

  然后仅仅在第三天,我们的行程就在她强烈的要求之下,再次改换成了野外的踏青和游山访胜。于是我们开始出现在了距离最近的琅琊山上。

  沂州境内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春秋的齐国,后来秦并天下,始置琅邪郡,因这座琅邪山以为名也。算是淮上这片中原的侧腹之地中,颇为人文荟萃之所在了。

  比如,在南北朝时因为衣冠南渡的缘故,曾经与五姓七望之首太原王氏,并称南北而分庭抗礼一时的琅琊王氏就出自本地;

  这一族自西汉大臣王吉以降几代人禄位弥隆,而有“簪缨不替”,“冠冕不替”,“世禄不替”“累世之美”之名,最终于东晋时期达到鼎盛,史称“王与马,共天下”,又与陈郡谢氏并称王谢之家的顶级门阀;然后才随着南朝频繁的更替而走向衰弱

  相继出过两位数以上的三公和丞相、大将军,以及数量不菲的后妃。而诸如史上的名臣大家王导、王异,王羲之、王献之,乃至时代较为接近的王建,王翰、王禹皆出此族。

  当然了,在历史车轮所碾压而过的滚滚大潮之下,无论是太原王氏还是琅琊王氏,现如今都已经是灰飞烟灭的过去式了;

  尤其是历经百年的战火丧乱之后,作为初代北伐当中对抗最为激烈的三大战场之一,昔日淮山第一强藩的青徐镇治下几乎是被烧掠的十室九空;又通过后来淮镇初立的不断移民填户之后,可以说是早以及物是人非而换种过好几茬了。

  唯有这些显赫家们和姓氏的成员,所留下点点滴滴存在过痕迹和故事,还以残存下来的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