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零六章 所忧_三国从益州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即出关战之。

  当然,他心中也明白,于昨日军前会议之后,军师荀攸多半不会主动出击。再有杨修这位大司空主簿到来,大司空曹操的战略目标,早已发生了改变。

  可包括他在内的众人,总有一股战火,想要发泄,且发泄不出去,憋着难受。

  面对张燕之言,荀攸目光远眺,回头看了眼沉吟的杨修,道:“与马超、庞德等战,必会有机会,张将军稍安勿躁!现当平心静气,守好关城,勿要中了敌人奸计。”

  又宽慰了张燕两句,荀攸这才同杨修走下关城。

  待与杨修一道回到官舍,两人落座,屏蔽左右,荀攸望着杨修道:“德祖,可是看出来了?”

  闻声,杨修额头微扬,颔首道:“军师料事如神,修甘拜下风。

  今看来法孝直、马孟起之属,全当知道曹公之念,以吾至潼关,决心议和!

  以此计策,乱吾部军心,逼迫吾部早日主动何谈!

  更以主动,再化作主动耳!

  此,莫非为军师所言之时机?”

  在杨修到来当日,荀攸即告之,刘釜部定然会猜到他之到来。便以当下局面,刘釜大胜之局,可也伤亡惨重,还有西域胡羌,匈奴和旁侧的袁氏需要应付,自然不想再战,可谓双方所愿。

  但在此期间,荀攸并没有同意杨修当即使往刘釜处,以做谈判,而是让之等曹仁、夏侯惇到来。

  更主要的,是等待刘釜部,露出谈判意向。

  法正以令马超等人现在所为,明面上是逼迫曹操一方,早做决定。暗地里,实际也是展露了本方之急迫,无论是谈判,还是拿下潼关。

  杨修问罢,他保持着姿态不变,面上是在等待荀攸回答,内心却是感叹益州牧刘釜计谋之深,竟能直接算得大司空曹操所思。

  还是说,如同传闻那般,在一件件料事于先下,益州牧刘釜于大司空曹操身边,早有投降于之内应相助,使得本方情报,第一时间,汇集于之手内,各以占得先机?

  许都朝廷,有刘釜内应之事,这些年来,传得沸沸扬扬,以杨修所见,真真假假,更是难辨。他却不得不佩服大司空曹操所行,面对此中所有传言,全以一笑置之,言之离间其与部将。可在背地里,曹操何尝不是多了些防备,就像他当日得令,何不是曹操一种试探。

  可现在,由不得杨修不多想。

  且今次往去谈判,于之来说,绝对是个难事,尤其当下,许都朝廷于关中战事,处于劣势之下,无论结果如何,绝对会背负骂名。

  他故意问询荀攸,实际正是看重荀攸于曹操心中地位,便以荀攸之见,以行分担,好作为退路。

  荀攸如何不知,但对于杨修此间展示的小聪明,他也没有放在心里去,在接下来的谋事中,为大司空曹操接下来需应付之局面,他确有几件事,需要与杨修单独说道。

  在杨修的目光下,荀攸摸着下巴道:“正是!

  法孝直表露急切,显然得刘季安之信。

  而时间一旦拖得久,为守卫潼关之吾部,或将处于不利之境。

  德祖今次往之,曹公虽有言在先,但还请记得以下诸事,更以为曹公平幽、并之后,未来再战关中布局……”

  :。:

  本站最新域名: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