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16章 共克时坚 五 偃旗息鼓_1255再铸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这可真是狮子大开口,一下子就勒索五十万石的粮食啊!

  他又看了看桌上的清单,上面是东海人提供的贸易品,左边是品类,右边是价格,也就是说他们要用这些“价值五十万元”的商品换取朝廷的五十万石粮食,真是厚颜无……咦,不是很贵啊。

  他扫了一眼,找到了他挺熟悉的棉布、钟表眼镜等栏目,发现价格并不昂贵,反而可以说很厚道……这是什么意思?

  黄鹤看出他的疑问,立刻解答道:“我不是说了么?这是一份平等互利的合同,你们出粮食,我们给对价合理的商品,互惠互利,谁都不吃亏嘛!如果觉得五十万石的额度不够,我们还可以追加。”

  东海人的首要目的,当然是从元朝那里榨取到足够的粮食以满足本土的需求。这五十万石粮食,如果要靠东海军去抢然后一点点运回去,估计把中原河北打成白地都搜刮不到,而如果让元国人主动搜集起来送上门来,那就简单多了。同时,如果这个搜集过程完全依赖于元国落后的税收体系,那么还是要耗费不少功夫,但若有东海商品这个利诱,让各地领主有所分润,主动参与进来,事情就更顺利了。

  这些商品虽然市价相当于五十万元,但是在产地的采购价要远低于此,综合算起来仍然是大赚了一笔的。而且,现在东海国面临的问题不止是粮荒,还有国内市场萎缩以及就业压力增大的困难,把这些商品交换出去,也是给国内企业减轻了压力。

  现在是困难时期,总之要先把难关挺过去,别的战略问题只能延后了。

  三名元使加上张弘范相互看了一会儿,最后刘鼎拍板道:“好,我们同意了!还请黄部长尽快拟定文书,我们送回长安,请陛下定夺!”

  黄鹤呵呵一笑,顺手又掏了一份合同出来:“都在这了……时不我待,还请诸位尽快动身吧。我国的情况你们也知道,确实旱情紧急,所以才愿意以和为贵。听说元国丰收,五十万石粮食应该不算什么,这种困难时期,大家更应该共克时坚嘛!这份合同对你我可谓互惠互利,如果还不能成的话,我们就只能自己去取了。”

  三人一凛,突然感受到了一股悲哀……以往蒙古大军都是任意宰割(字面意义)别人,什么时候居然沦落到这种被人随意拿捏的地步了?

  ……

  5月20日,辽东郡,辽中镇。

  辽东生产建设兵团当前主要开发的土地在盖县-辽阳一线,那一带地形较高、无旱涝之虞,经过了千年各民族验证,是辽东最适宜生活的地块。不过,为了安全考虑,他们也在外围地区设立一圈军屯所,以对外敌进行预警、隔离土匪恶霸、保护腹地的安全,这辽中镇就是其中之一。

  辽中镇北方,一队并未着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