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1章 南洋战略_1255再铸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经过他一番讲解,三人不禁都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韩松苦笑着抬起头来:“你不是要说,我们现在所做的没什么意义吧?”

  狄柳荫赶紧说道:“不是,我是说这是一个效费比,或者说边际效应的问题……刚才也说了,江南市场虽大,但也需要深耕,而把同样的成本投入到远洋贸易上,获取的收益要更高。跑一趟买点香料回去倾销一下,就能有大量利润。但是,在当下的以奢侈品贸易为主的海贸时代,这是有上限的,当前还不是什么问题,等到后来规模大了,我们必然和其他海商起冲突。当然我们并不害怕这一点,但有了军事成分之后,必然意味着成本的上升、收益的降低。最终,远洋海贸规模会维持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规模上,单看毛利率很高,但看总体收益,只会占内部贸易的一个小比例。”

  韩松点点头:“有道理,我开始明白了。比如说,一艘船在本地跑的话一年能赚一万贯的话,那么远洋就算能赚两万,考虑到各种成本和风险也不一定是合算的。所以远洋海贸只会止步于这个利润率,不赚两万就不出海……但是如果从更大的角度上来看,对于远洋的开拓不但能赚取利润,还有利于文明的扩张,如果算上这一点,那么利润再低也是合算的。你是这个意思吧?”

  狄柳荫点头道:“确实如此。当然,我这只是举个极端的例子,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战略和小目标的利益都是一致的。这两者的区别,只在于对于一些路线的选择上。比如说,有一个香料产地,如果雇佣本地人进行生产,那么成本低,但产出也低;而如果从大陆移民来建立种植园,那么成本要高得多,但未来的产出也会高得多。这两条路线,如果只是出于投资回报率来核算的话,很有可能会选择前者,但如果是出于大战略而考虑,那么必然就会选择后者了。”

  李涛和朱龙草听了,也做出一副心有戚戚焉的表情。

  李涛笑着说道:“那么,从大陆移民过来,然后捉本地土人为奴隶进行生产,那不是一举两得吗?”

  朱龙草却摇头道:“怎么能这么没良心呢,忘了美国的黑奴了吗?……要不是美国人买了那么多黑人过去,哪有后来那么多破事?”

  韩松给他倒了一杯茶,又给狄柳荫添了一杯:“有道理,有道理,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样,我们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小目标要考虑,大战略也不能忘。嗯……当然,现在还是赚钱为上,有了钱才好说别的。只是我们在南洋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大可以先挑选一下,优先做那些最能兼顾两者的事,怎么样?”

  众人皆拍手称快,然后叽叽喳喳玩起了头脑风暴,在纸上评估起了各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