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7章 赏赐_1255再铸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262年,4月5日,清明25日,临安皇城。

  “嗬,‘京东安抚使夏誓师北伐’,这帮文人也真敢写,就不怕泄了军情给城中细作吗?”

  垂拱殿便殿上,当今大宋官家赵昀斜躺在软榻上,手中抖着一张《江南新闻》,如此对另一边的贾似道说道。

  不过说归说,他脸上却很是轻松,并未真的有责怪之意。

  贾似道笑道:“官家说的是,该去训示报社一番才对。不过也无需多虑,这夏锦龟上个月下旬便已去亳州了,报纸上现在才登出来,即便真有细作看了报纸往北传递消息的,等到了开平,也不知哪年哪月了,并不碍事。”

  赵昀也笑了一下,半玩笑地说道:“好啊贾师宪,平日可未曾听你如此为他人说好话,是不是收受了他们的贿赂了?”

  虽然言辞中指出了贾似道和东海人的犯罪事实,但是赵昀也没有什么责罚的意思。实际上他再怎么昏,贾似道贪污、东海人行贿这样的事他肯定也是心知肚明的,而且也知道数额肯定不小,但是他并不在意。

  当皇帝嘛,那么精明干嘛?只要下面人能把事情做好就可以了嘛。

  事实上,贾似道和东海人做的确实都不错,所以私下里他们给自己赚取一些小利益,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封建社会本就是这样的,让你去担任某个差遣,本质上就是默认了你从中收取好处,也就是把这个权益“分封”给了你。当然你也得承担好相应的封建义务,不然以“贪污”为名的惩罚就要盖过去了。

  贾似道装模作样一正色,说道:“官家误会了,臣下与东海国都是忠心耿耿,哪里会做这样的事?”

  赵昀摇头一笑,把报纸卷起来朝他轻轻一点,然后又放到了旁边的小桌上,换了个话题道:“如何,今日可是前线又请钱粮了?”

  贾似道一点头,也不看本子便娓娓道来:“正是,夏安抚请了五十万石,说是前方转运困难,要多发点。李制置,嚯,他胃口不小,一下子请了百万石,说是要赈济新复之土的百姓。东海国嘛,也是一直哭穷,说今年战事一起,市舶司都收不上税了,前线将士盐都供不上,只能看着咸鱼下饭……”

  赵昀扑哧一笑,如今东海国和中央关系密切了,都能开得起玩笑了。“这些混账,也真能胡编。罢了,你们二府回去议议,考究一下实情,给他们安排安排吧。别惯着他们这么狮子大开口,但也不能真误了前线的钱粮。嗯,不过他们确实也是有功的,在例份的钱粮之外,你再把上个月的功绩核一下,定一份赏出来吧,也不能亏了他们。不过这两份可得分明白了。”

  “是,官家英明。”贾似道听到准信,连忙拍了一个马屁,心里偷偷松了一口气。

  这事总算是定下来了,下面可得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