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95章 虚假的和平_1255再铸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肯出这条件,或许还能考虑。但到了这时候,我军都过了江,鄂州也旦夕可下了,再这么说还有什么用!”

  宋京把手往桌子上一放,说道:“宝臣,若是我割临安与你,难不成你们还能去取?贾相公能给出这样的条件,已经很不容易了。若是不成,你我两军再在此城之下交锋,倒也无所谓,但你们不赶快回去,社稷之事还能稳得住?”

  赵璧心中一凛,他们这都知道?但是面不改色,说道:“北地小争而已,无碍,倒是贾制置真有诚意,何不亲自来谈?”

  谈到这里,他突然看到城外的信号旗动了起来,知道忽必烈渡江已成,便哈哈大笑了一阵,道:“你们为了天下生灵而来请和,自然是好的,然而我军奉命南征,怎么能无故而终呢?如果真有诚意,便放低姿态,用事大的态度,遣使去和林请和吧!”

  说完,他便带人下了城,宋人无人敢拦,此后便一路到了江边,与忽必烈汇合。此时大部分军队已经成功渡江,忽必烈亲自在南岸等待赵璧,赵璧见了自然是十分感动,又是一番群臣相和不提。

  闰十一月初七,蒙军开始从鄂州城下撤离,在半个月内已经大部撤离完毕,只留了张柔在战略要地白鹿矶筑城,预备卷土重来。又留张杰、阎望二部偏师接应从湖南方向过来的兀良哈部。其余都原路返回,一部分去燕京支援忽必烈,一部分返回老家修整。

  这样的局面对贾似道来说无疑是天降大礼,连忙上表表功。十二月份,赵昀收到贾似道“鄂州围解”的报告,大喜,诏令明年改元“景定”。

  1260年,景定元年正月,张杰、阎望接引到了北归的兀良哈部,于是在长江南岸的白鹿矶搭建浮桥,连接到北岸的新生矶,供大军渡江。

  兀良哈部军容雄壮,白鹿矶又有张柔部精锐护卫,宋军竟不敢趁机攻击。一直到了三月份,张柔也接到忽必烈的召唤,带兵北返。等到蒙军都撤得只剩个尾巴了,贾似道才听从宋将刘整的提议,亲自带兵前去堵截,还派了刚刚来援的生力军夏贵部乘船配合作战。

  夏贵今年已过六十岁,是一员老将。之前他镇守怀远军(后世蚌埠附近),抵抗塔察儿部主力百余日,一直撑到了蒙军退兵,为大宋牢牢守住了这个淮河咽喉地带,避免了蒙军长驱直入江淮重地。为此,他受到了赵昀的亲自接见和褒奖,一次赐田三十顷,又给金带白银,荣宠之至。之后,赵昀又派他带领长江下游的兵力,前往上游支援贾似道。

  夏贵入战之后,表现惊人。他从蕲州的鸿宿洲出发,先是与蒙军水军接战,缴获船只三百艘;又在黄石港大战,击溃陆上留守的蒙军,缴获马匹三百余匹;紧接着逆流而上,在上游的团峰镇大败蒙军。

  此时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