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72章 马耕队_1255再铸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是没有耕牛,没有种子,没有农具,没有水利,没有通向外界的道路,能有什么用呢?

  这从生产资料的价格上就能看出来。即墨县即使是耕种过的熟地,一亩也不过一贯钱,而一头耕牛却要十到二十贯。为什么不把买牛的钱用来多买几亩地呢?就是因为地再多,没牛也种不了啊。

  地主的作用,就是把这些生产资料租给佃户,从佃户的收获中取一部分。客观来说,相比后世垄断了土地的剥削型地主,还是有一定进步性的。当然,比起雇佣农业工人组织起大规模耕种的资本主义农场主,还差得远。

  很多逃荒的难民,就是因为没有生产资料,才只能给地主们当起了佃户。但经过多年战乱,地主们的积累其实也不是很足,所以这种就业岗位有限,才出现了当初即墨城南大批难民没人要的情况。

  很多自耕农,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难以扩大生产。

  东海商社的马耕队,就提供了一种相对高效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农民解决一大困难的耕地部分,让他们可以在现有的条件下扩大生产。

  这样,今年得益于马耕队,城阳区的耕地面积有所扩大,但张国庆下到基层后,又发现了新问题。农民耕种一定数量的土地后,宁愿闲着,也不愿意利用周边的荒地,就比如这刘大春,即使有马耕队服务,也只愿意扩产20%,这又是为什么呢?

  几天后,张国庆找到了陈潜:“我有个提案,你们得帮我个忙。”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