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三章 老齐头婚前教娃_穿成科举文中炮灰小锦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带回的嫁妆,除了两个红木箱子,以及红木箱子里的一红一白两匹布,两床新被褥,还有平日里用得到的铜盆子,茶吊子等器皿外,最显眼的就一全套男性藏青色的新衣裳鞋袜等等一应俱全。

  回到满山村宋家,一进门于苏祖孙二人便发现,除了准新郎官宋兴林独自一个人呆在柴房也不知道在忙什么外,宋家人居然一个都没在家。

  听到动静,宋兴林从柴房出来迎接打招呼,老齐头跟宋兴林聊了两句,顺口问了下宋家人的去向,而后便没再多话,打发宋兴林自己去忙,自己便领着于苏把东西挑回他们现在落脚的屋子先放着。

  结果才回屋子,都没等于苏上前来帮忙整理呢,转头于苏怀里便被塞了个包袱过来。

  于苏纳闷的看着手里这个装着宋兴林衣裳的包袱疑惑道:“齐阿爷这是?”

  老齐头却笑,指着外头柴房的位置,“宝啊,你去,把东西交给二郎。”

  于苏捧着包袱不解,“现在就给?”,按规矩,不是要等成婚以后第一日认亲才给的吗?

  老齐头明白于苏的意思,他高深莫测的笑着摇头指点江山,“不,现在就给,宝你且去,趁着现在宋家没外人,你单独拿给他,赶紧的。”

  “哈?”,这吩咐……自己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齐阿爷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老齐头看自家孙女的呆萌模样不由好笑,他想着自家宝小姑娘家家的,将来就得独自一人生活在此,那势必要跟她的小相公相处好,要让那孩子顾念着她才行。

  想到什么,老齐头趁着眼下宋家没人,赶紧便压低声音,是又当爹又当娘的,把里头的道道好好讲给孙女听。

  “傻孩子,二郎身上穿的行头你没瞧见?”

  好几天了,那孩子就那么两身衣裳来回倒换,而且还全都是补丁摞补丁的,衣角领口补了再补都起了毛边。

  “以后你跟二郎就是一家人,谁亲都没你们小两口子亲,时至今日,马上就是吉日了,至今我也没瞧见有人给二郎量身裁衣裳,所以宝啊,别人对他不好,你就得对他好,使劲使劲,千倍万倍的对他好,你亲自给二郎送衣去,就说是你特意给他买的,叫他成亲的时候穿,一定要告诉他这是你的心意,懂不?”

  他得让孙女把自己小男人的心给笼住啊,反正就自己观察,宋家人对那孩子不好,既然他们不在意,自家在意就是。

  于苏面对齐阿爷对自己的言传身教,她好像懂又好像不懂,摇头又点头的模样看得老齐头直乐呵,不由还是叮嘱道。

  “行了,宝你快去,记牢阿爷的话,那是你男人,以后对他好点,外头给他做脸知道不?”

  男人做脸什么的,于苏……

  她只能连连点头应承,“知道了知道了,齐阿爷您别急,我这就去找他。”

  于苏生怕自家齐阿爷再语出惊人,她急急忙把手里的大包袱往背上一摔,背着就走,结果前脚才踏出房门,后脚就传来了她齐阿爷急促的喊声,“你等等……”

  于苏回头,“您还有事?”

  老齐头好笑。

  “送完衣裳你赶紧回来,我们爷孙还得到给你做媒的老婶子家去,阿爷得求人家老婶子赶紧给你把嫁衣赶出来,你得过去走个形式绣两针。除此之外,我们还得赶紧找房子。”

  他总不能让孩子在宋家出嫁吧,那可不合规矩,他们爷孙俩还得去村里寻一寻空屋子,给孙女做临时发嫁的地方。

  毕竟这前一个问题还好解决,嫁衣再赶,只要不绣花,光裁制缝合是很简单的,并不费什么功夫,唯独这发嫁的地方……唉,难啊!

  他们西南重规矩,再因着赶时间婚事从速从简,可该有的礼不能费,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他们都用三日功夫一样不落的全齐活,唯独这如何迎亲有点困难。

  他们家宝不是这本地的女儿,便是出银钱找地方借住,村里的人家也不愿意接纳她到自家发嫁,自己就想着,不若问保甲租个已经没了人的孤寡独户屋子,哪怕破点旧点也没事,好歹把迎亲给应付过去,反正自己不能让他家宝有一星半点让人指摘的地方。

  这事情还挺着急,后日就要迎亲了,得赶紧的落实。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