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八章 见证奇迹吧!(中)_走进不科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外乎描述的单位还是负几次方米,不像后世那样有纳米微米的说法罢了。

  在这种情况下。

  自然也曾经有不少人尝试研究过波,远的有小牛,近的有欧拉。

  但遗憾的是。

  由于时代思路的局限性,科学界一直没能推导出一个标准的、可以描述波规律的数学方程。

  不过眼下徐云问出了这种话......

  莫非.......

  “罗峰同学,难道肥鱼先生已经推导出了波运动的数学表达式?”

  徐云依旧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继续在纸上写了起来。

  他先在之前绘制出的函数图像上做了个基础的坐标系。

  又在X轴方向上画了个→,写上了一个V字。

  这代表着一个波以一定的速度v向x轴的正方向运动。

  接着徐云解释道:

  “首先我们知道,一个波是在不停地移动的。”

  “这个图像只是波在某个时刻的样子,它下一个时刻就会往右边移动一点。”

  法拉第等人齐齐点了点头,

  这是标准的人话,不难听懂。

  至于波在下个时刻移动了多少也很好计算:

  因为波速为v,所以Δt时间以后这个波就会往右移动v·Δt的距离。

  随后徐云在其中一个波峰上画了个圈,又说道:

  “在数学角度上来说,我们可以把这个波看成一系列的点(x,y)的集合,这样我们就可以用一个函数y=f(x)来描述它,对吧?”

  函数就是一种映射关系,在函数y=f(x)里,每给定一个x,通过一定的操作f(x)就能得到一个y。

  这一对(x,y)就组成了坐标系里的一个点,把所有这种点连起来就得到了一条曲线——这是货真价实的初一概念。

  接着徐云又在旁边写了个t,也就是时间的意思。

  因为单纯的y=f(x),只是描述某一个时刻的波的形状。

  如果想描述一个完整动态的波,就得把时间t考虑进来。

  也就是说波形是随着时间变化的,即:

  图像某个点的纵坐标y不仅跟横轴x有关,还跟时间t有关,这样的话就得用一个二元函数y=f(x,t)来描述一个波。

  但是这样还不够。

  世界上到处都是随着时间、空间变化的东西。

  比如苹果下落、作者被读者吊起来抖,它们跟波的本质区别又在哪呢?

  答案同样很简单:

  波在传播的时候,虽然不同时刻波所在的位置不一样,但是它们的形状始终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前一秒波是这个形状,一秒之后波虽然不在这个地方了,但是它依然是这个形状。

  这是一个很强的限制条件。

  既然用f(x,t)来描述波,所以波的初始形状(t=0时的形状)就可以表示为f(x,0)。

  经过了时间t之后,波速为v。

  那么这个波就向右边移动了vt的距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