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四九章 辩论_官场新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市长和我是党校的同学,我可以和他沟通一下1争取一下他们的支持。”卫澄海看着柳罡,半响,才缓缓的道,此时的他,才算是真正的对这个年轻的县长刮目相看了,柳罡在培县的一系列举措,让他认同了柳罡在治理上的能力和魄力,不过,柳罡在经济建设上的能力,他却是并不看好的,柳罡在培县一年,虽然培县的发展势头也很猛,可是,在他看来,并没有什么有效的经济政策,培县能够保持高速发展,全靠是柳罡打击腐败和出售煤矿所得的资金,而这些资金又支撑着庞大的城市建设,从而拉动了经济的发展:柳罡所做的,实际上不是发展,而是维持一个良好的秩序,从而促使经济自发的良xing向前发展,当然,不是说他这个市长不认同这种发展,不过,在他看来,这种发展具有不可持续xing,煤矿改制,终究是有限的,而且,也不是所有的煤矿改制政府都能够赚钱的,即使都能够赚钱,那也是有限的,以柳罡这样的改制速度,也就一两年就彻底的结束了,到时候,没有了这方面的动力,如果再没有有力的措施,培县的经济发展就会陷入停顿。

  当然,柳罡也引进了一些投资,可是,这些投资者,也差不多是柳罡的熟人,甚至可以说是柳罡的老班底,只能是说,柳罡运气不错,有着两个有钱也有能力也愿意帮他的朋友,这样靠着友情的投资,同样的会后继乏力。不过,这一切的看法,在东钢的投资协议签署的时候,被彻底的打破了,只是,即使东*的投资,他也只认为柳罡运气不错,恰好遇到了这样的好事而也,并不是柳罡的能力,和柳罡的政策没有什么关系。

  然而,柳罡的这一席话,却是让他顿时的有着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让他明白,东钢的投资,并不仅仅是运气,东钢的事情,他是比较清楚的,张士军和常务副市长许建荪是好朋友,东钢的事情,许建荪早就知道。

  为什么东钢的人不找上其他地方,而主动的找到培县……这个问题,其实他之前根本没有想过,此时想来,那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培县的环境,柳罡这个县长,要说因为培县的自然条件这话只能是那些吃不到葡萄的人给自己找的借口罢了。培县并没有铁矿石资源,而只有煤炭,培县吸引东钢的自然条件也就两点,一是焦煤,培县有着丰富的煤焦资源,二是铁路,炼钢厂的铁矿石全靠购买,铁路运输那就是必不可少的。可是,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地方,在u省还真有着不少,整个u省西部铁路沿线的地方,大约都能满足这个条件,这沿线都是产煤区,焦煤都是不缺的。

  要说柳罡认识东钢的应总,这也只能是哄哄不知道内情的人,柳罡和应总的认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