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章 婚后三一_五十年代结婚日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候依然是所有人齐上阵,机器每天能清空一大片麦田,晚上充了电还能继续收,村民们也是日夜不停的干,和老天爷抢时间,就怕这个时候下雨。

  今年行情好,一直到麦子收完都没下一滴雨,之前没买机器的村子就有些幸灾乐祸。

  “看吧,花了老些钱,买了这么个机器回来,也没比人割的快到哪儿去,你说多花这个冤枉钱干啥,要我说,有钱买辆自行车都比这强。”

  天空万里无云,麦穗被晒在平整的麦场里,用石磙一圈一圈的碾着,等到麦子都被碾出来,再把麦秆抱走,堆成一个个柴火垛在地头上。

  众人干着活嘴巴也不闲着,笑话那些花了钱结果没顶大用的村子。

  “不过人家那机器割的确实方便,出来就是麦子,稍微再晒两天扬扬灰就能装袋,哪像咱们,还得推着石磙碾,费事的很。”还是有人羡慕的。

  虽然嘴里时不时酸上两句,但人家那机器确实好用,这是明眼人都知道的事实。

  “省事也得花钱买啊,咱就当自己把活干了,挣出了一台机器的钱,那这可太划算了。”有人自我安慰道。

  虽说如此,可看别的村轻轻松松就把麦子给收了,浑身都跟卸了劲儿似的,怎么都提不起精神来。

  “往年收麦子不都这样,今年有了机器就不能干了咋的,都打起精神来,让人家看看,没机器咱也不比人差。”村长看在眼里,敲打着众人。

  这么干了十来天,大半麦子都被收入粮仓,还剩最后一堆,七里屯的村民们心里不由松了口气,再有个两天这片麦子就能碾的差不多,趁着大太阳晒个一天,装袋入仓后,夏收才算是完美落幕。

  苏榆这段时间不算太忙,每天坐在办公室画图,图稿修改了一遍又一遍,偶尔抬头看看远处的树林,活动活动肩膀和脖子。

  “甩干机之前已经被苏榆做了出来,我看完全可以直接照搬过来用,只要把尺寸改一改就行。”朱跃红在会议室和顾杰几人道。

  周教授点头,这个甩干机确实设计的挺好,既可以独立来用,还能和洗衣机组装一起用,当初苏榆做的时候估计花了不少心思。

  “高峰你媳妇那边怎么说,整体的机身能做出来吗,还要结实耐用,这个可不能马虎,咱的宗旨是用上二十年不能坏,质量这块要把好关。”朱跃红颇为严肃道。

  高峰挠了挠头,“下午我再去一趟,按理说应该没问题。”

  他们现在开这种小会一般都不会喊苏榆,只有朱跃红空了会过去看看她那边的设计进度。

  还有五分钟下班,苏榆已经开始收拾东西,把自己白天擦脸的帕子搓了搓晾上,桌面收拾干净,打了下班铃,苏榆提着小包要下楼时,碰到了正要上来的钱梦芸。

  赵秀娟这段时间休假,广播站的工作暂时由钱梦芸接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