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结局 征途在远方_替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绑定,不然就会有饥荒的风险。

  一旦出现天灾,再多的白银也喂不饱遍地的饿殍,现在大宋举国繁荣,人口在不断地增长,如果粮食满足不了这么多人的需求,那麻烦可太大了。

  治大国如烹小鲜啊,古人说起此事的时候,一定也带着巨大的无奈。

  谁不知道商业一定会带来繁荣,可农业是国家的命脉,这个哪怕是千年之后也没有改变。

  现在限制海贸规模,重农抑商的呼声已经越来越高,这些人中肯定有眼红海贸的收益,想将利润独自占据的走私者,但也有不少是忧心为国,担心天灾到来时大宋无力应付的有识之士。

  “海贸不能停。

  停下了海贸,就是停止发展。

  命令各路制置使安抚使要进一步严格监察土地买卖,经商可以,如果土地因此抛荒,需要立刻收回。”

  “陛下……这……”

  按理说自家土地想种就种,想抛荒那是抛自己家,赵枢这个政策有点霸道了。

  如果各州府有人趁机以此为名掠夺土地,岂不是又是一桩桩公案?

  “天下哪有完美的政策。”赵枢苦笑道,“允许改革犯错误,但不允许不改革,如果不这么搞才是对天下人的不负责,短期来看,就只能这样了。”

  “那,那长远呢?”

  赵枢目光深邃,轻声叹息道:

  “中长期来看,我们得做出大量的海船,去我所说的新大陆寻找高产的新作物。

  至于更长期……那就要靠我们这个民族的才智了。”

  生产力的进步终究还是要靠科学来推动。

  赵枢那个年代的现代化技术来自于科学的伟大进步,而最先发现这些自然奥秘的西方人享受了这一波红利,在数百年的时间内靠着先发者的优势占尽了便宜。

  古代的历史上没有探究科学,了解科学的人,但因为种种原因,他们的天才思路往往只是灵光一闪,更偏重于某阶段的实用性而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赵枢这个文科生对物理化学的掌握也只限于初中时代的简单原理,他能尽可能为科学的研究营造环境和土壤。

  剩下的就是看看子孙如何了。

  “陛下已经尽力了,天下哪有人能将儿孙之事全都做完。

  儿孙有儿孙的福气,做好眼前事,秦皇汉武当年功业如何,也终究不能让身后事面面俱到。”

  贵为皇后的邢秉懿依旧非常体贴,她隐隐能感觉到赵枢的身份可能真的与传说中一般颇为不同,尤其是在有了自己的儿子之后,她更坚信身为人母,王贵妃当年不会看错。

  可这又如何?

  她为自己丈夫现在的功业骄傲,也希望赵枢不要太过操劳,去想数百年甚至千年之后才发生的大变革。

  身为穿越者的责任感让赵枢这几年的思绪总是多的离奇,邢秉懿虽然不是很理解,却也能一直支持赵枢的种种做法,这已经让赵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