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1-电池工厂_重生之前世笔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立无死角的基站。这样可以保证全面通讯。也可以让飞机逐渐的智能起来,飞机关键是烧油的,我们现在油多的没有地方用。”

  娇娇淡淡道:“飞机的飞行距离是多少啊?”

  刘东直接说:“540公里,但我们可以加大油箱,改造一下,让他可以飞的更远。”

  后来经过计算。空间里一共4架直升机,长度700000米,宽度350000米,刘东将空间分成了两个大部分,一个部分是农场,一个部分是牧场。

  牧场部分,由飞机播种,农场部分机械种植和收割。

  无人机的研究工作做完,进行首行取得成功,大家退出了空间,返回沪上。重庆短短的三天时间里,空间内的技术,已经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拿出一台空间里建造的一代光刻机,给到王教授,让他们研究芯片领域,同时让王教授找了一个研究生组,研发动能装置。

  刘东和王教授说:“我现在研发这个动能装置非常简单,就是用机械产生电能,可以给电池充电。用电能拉动机械能,形成一个小循环,中间肯定是有损耗的,但也可以压缩机械的空间,多产生一些能量。是吧?”

  王教授笑眯眯的说:“我知道你具体的应用场景,你是想做微型设备吧?微米级的监听或监控设备?”

  刘东点点头说:“秘密不能说,能做的很多的,应用场景也很大。我们不是可以生产纳米的晶体,我们可以生产纳米的机械,这可不是同一种概念啊!”

  王教授点点头道:“我理解这里面的空间有多大。好了,我知道你的需求,先让他们做设计看看,回头你等比缩小就可以了。你的微米手表,我现在依然记得呢。人力根本没有办法操作。”

  和王教授聊了一会儿天,就去了史教授那里。

  史教授激动的说:“东子,你要的东西,我们做出来了。存储电离子,这个方案太牛了。目前我们设计的是10000MA的电池方案。在减小体积中。如果可以在物理层面上给一些压缩,大小会降低。我们现在可以做到1立方厘米,存储1450毫安的电量。温差可以撑到40度左右。零下30度没有损耗,零下35度损耗2%每小时。”

  “充电方案呢,我们用的是36V的充电设备。10000毫安需要22个小时。我们和物理系研究了一下,减小电压,增加电流的方式。这两天就有消息。”

  史教授指了指坐上的文件说:“目前是所有材料的配比,和反应方式,加工方式,流程等。批量生产,需要等物理系拿出设计图。在去你的工作室,设计机械。”

  “现在很多搞化学的学生都意识到,计算机给他们带来的便利,都嚷着转业呢。我是让他们尽量双修。”

  刘东点点头说:“多个技能不是坏事情,但人活着总要有个主,一个副。每个人学一下编程语言不是坏事。”

  史教授点点头说:“东子,你说的有道理。术业有专攻,还是需要个方向的。还有个问题,我一直想问你,你觉得生产电池原材料的地方,在哪建设好一些呢?”

  刘东指了指西面说:“西北或西南,我个人想在西南,材料运输简单一些。加工企业我觉得在西北比较好。”

  史教授点点头道:“西南造核心的材料,西北有都是普通材料。那边人工工资低,还可以帮政府解决一些人的就业问题。我看行。”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