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三章 谁的心思_明末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士卒其实很少关注上面是谁的,不管李自成对他们有多大恩德,时间一长,该忘的,也就忘记了。再说,大夏对闯营残部待遇不错,最少战兵一年十八两的军饷没有短缺过。要知道大夏自己军队之中,一些非主力军队,军饷其实也是有缺额的。

  不过,对于之前欠饷,欠成习惯,一欠就欠好几年的前明军队,那么一年有十两银子,他们也是很满意了。

  时间长了,李过真不知道,有多少人跟着他走了。

  必须是现在,还好,高斗枢是一个糊涂蛋。居然放他出城了。

  李过却不知道,高斗枢看李过走了之后,脸上露出一丝冷笑。

  高斗枢现在虽然投降了大夏,但是对各地流寇,心中向来是鄙视的,对李自成也不大看上眼,否则李自成如日中天的时候,五次围剿郧阳,更有不知道多少次的劝降,都被高斗枢拒绝了。

  就可见高斗枢的心志之坚。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东虏帮了夏朝一把,如果没有东虏的入侵。高斗枢也不会这么快就转变心思。高斗枢固然与流寇看不过眼,但是对清军就未必看过眼了。

  而钱谦益担任内阁首辅,高斗枢又是宁波人。他才决定投靠夏朝。

  只是很多事情,并不会因为他的立场转变,而转变。

  对李自成他依旧看不上眼,同时看不上眼的还有李自成这些残部。他上任之后,第一天就觉得闯营残部是一个麻烦。这固然是大明官员对闯营的歧视。但同样是一个文官,对下面割据势力天然反感。

  似乎每一个文官天然具有的将一起都归纳到政府管辖范围之内的政治观念,所谓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他一直在想如何将闯营残部消化掉。

  思来想去,他就觉得师出无名。但是这个时候李过给了他机会,他岂能不好好把握住。自然要顺水推舟一把,让李过去做他想要做的东西。所谓郑伯克段于鄢。

  李过不挑事,高斗枢也要让他挑事。

  否则怎么名正言顺的清理闯营残部。

  当然了,高斗枢也要事先做好准备,不能让事态超出他的控制范围。他随即写了一封书信,送到了水师之中。

  一艘快船很快就子昂书信送到汉水一处弯道之中。

  周辅臣拿过来一看,随即递给了贺虎头,贺虎头看了之后,又递给王光恩。贺虎头问王光恩说道:“王将军,如果高一功兵临城下,令弟抵挡的住吗?”

  王光恩说道:“请将军放心,郧阳城在汉江之北,突入汉江之中,三面临水,汉水是郧阳城天然的护城河,只能从北边一面进攻,而郧阳城北,已经经营数年,城高池深,城中物资也不缺乏。”

  “多的不敢说,但是不管有多少人马来攻,支持十余日还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李过看见的话,就会大吃一惊,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