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二章:阴谋的味道_巫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卖得很快。

  我在旁边陪着,也听不懂他们说些什么,有些无聊,干脆找李华聊天,“你既然是中国人,怎么会来到这里定居的?”

  李华一边麻利地为顾客剖鱼,一边说:“我爷爷当年是孙立人将军部下第六军的军人,在这里打日本鬼子的,他受了伤,战后就留在了这里,再也没能回去,同样留下的还有一些人。”

  我听得瞪大了眼,原来是这样。

  当年孙立人带着远征军深入东南亚、南亚作战,的确曾在缅甸大破日军,其中的曼德勒会战和密支那攻坚战都立下过赫赫战功,成功打通了滇缅通道,为日后的反攻打下了坚实基础,只是我没想到,居然会有这么多老兵留在了这里。

  不过一想又了然,抗日过后就是解放战争,**根本就无暇顾及这些流落在外的伤兵,等退守台湾后,恐怕早就把这些人忘了。而身为国民党的兵,他们去台湾无‘门’,想回大陆又未必敢,只得在这里生活了下来。

  说起来,这些都是烈士之后,现在却在异国他乡沦为二等公民,让人不由唏嘘。

  我没有再说什么,静静看着李华卖鱼,心中五味杂陈,如果她们母子现在在国内生活,又会是怎样的生存状态?我……没有答案。

  只用了个把小时,李华的鱼就卖完了,她将空背篓背在背上,示意我继续骑车。

  我再一次驮上李华,在密支那城里转悠起来,尽管我对这里极为陌生,可很快就发现,我们走的并不是来时的路。

  “咱们不回家吗?”我疑‘惑’问。

  李华点了点头,“我想去飞鹰楼做下祷告。”

  我不知道飞鹰楼是什么地方,不过也没有追问,按照她的指点在往前骑。

  没一会儿功夫,我们来到了城市东北面,一座小山矗立在眼前,山顶上有一座宏伟的塔楼,看来就是她口中的飞鹰楼。塔楼的正面镶嵌着一面巨大的十字架,表明这是一座基督教建筑。

  山下有一片类似教堂的建筑群,到了‘门’口的时候,李华拍了拍我的后背,示意我在外面停车。

  李华介绍说,这里是“‘弄’朗基督教大学”,也是密支那最大的教堂,她每次进城都要在这里面做礼拜。

  我是什么宗教都不信,不过也不敢轻慢,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进去,当下表示就在外面等。李华也没说什么,把背篓放在自行车后座上,自顾走了进去。

  我百无聊赖,在‘门’口晃悠了一会儿后,干脆在旁边的树下找个张石凳,将斗笠盖在脸上,仰天躺下小憩。这里虽然是热带,不过地处高原,并不热,凉风习习还怪舒服的,不一会儿我就昏昏‘欲’睡。

  就在我将睡未睡之际,忽然,耳畔乘着风传来说话声,引起了我的惊觉。

  说话自然没什么,令我诧异的是,那似乎是中文,只是声音很远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