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6章 改割_承包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河道要收费,过桥也要收费,到市集上还得交税,统统都算起来可是不低呀!”王锡爵道。

  王家屏点头道:“言之有理,当年张居正改革,多半是针对赋役,然而,统一赋役,令许多百姓不用服劳役,农闲之时,还可以去做工或者做买卖,促进了工商业发展,但是张居正当时并没有针对商税进行改革。”

  王锡爵道:“而繁杂的商税,不但给商人和工匠,带来沉重的负担,同时令朝廷也是得不偿失,因为这些税入多半都没有进入国库。我私以为,若要改革关税,首先第一步就是将商税化繁为简,由朝廷专门派人征收。”

  “繁杂”意味着中央没法控制,道理很简单,朝廷是不可能派那么多人去收税的。

  就说这过桥费,那肯定是当地官府,或者有势力的士绅在收,这钱是不可能进入国库的。

  化繁为简,由朝廷专门征收,这恰恰就是王锡爵一直以来得主张,其实也是张居正的主张,就是加强中央权力,如此中央拟定的政策,才能够得到很好的执行。

  王家屏叹道:“但是我们遇到的问题,也跟张居正一样。其实这种种关税,针对的都是一些小商人,而那些大富商,多半可都是有背景的,他们往往是连一文钱都不交。

  我在卫辉府的时候,曾问过一些商人,为何要背井离乡,千里迢迢赶来卫辉府做买卖,原因就是如此,一旦朝廷要加派税收,首先遭殃的是普通农民,其次就是这些小商人,工匠。

  如潞王府事件,当时整个卫辉府都被洗劫一空,但那些大地主、大富商不但安然无恙,反而借机兼并不少土地,大发横财,若是由朝廷统一征收,那么我们势必会面对这个问题,若那些大富商、大地主都不交税,那此番变法必然失败。”

  许多人说明朝商税收的少,导致国家没钱,其实不是,明朝的商税问题,根本就不在于税多税少,而在于交与不交,这跟农税是一个道理,大地主、大富商都不交税,税收都压在农民和小商人身上,每回加派税收,洗劫的都是普通农民和小商人,那些大地主和大富商只要不犯政治上的错误,个个都是岿然不动,有时候他们跟朝廷一块洗劫,有时候在后面怂恿那些小商人、工匠跟朝廷作对。

  这就是关键所在。

  这也是为什么百姓们都不看好朝廷改革的一个最主要原因。

  如果改善税制,其目的是要减轻所有人的负担,那谁来都行,乞丐都行,我上去就全免了,那除了统治阶级之外,绝对没有人反对,要真全免了,那官员吃什么。

  所以只要是追求改革,不管是哪朝哪代,一定是国家财政出现问题,其目的就是要增加国家收入。

  因为如果百姓的生活危机,朝廷只需要救济,而不需要去改革。

  改革一定是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