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五十九章、沙皇的抉择_神圣罗马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堡,没有冬日的严寒,没有夏日的酷暑。十几度的气温,正是最宜人的季节。

  在这个最好的时间,又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斯摩林斯克大捷”,整个圣彼得堡都弥漫着胜利的喜悦。

  作为指挥这场战役最大的功臣,伊万诺夫元帅悄然无声的从前线返回,赶来参加军事会议。

  面对同僚的恭维,伊万诺夫只是一笑而过。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斯摩林斯克战役的水分有多大,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

  普军的主力尤存,现在就谈“胜利”还为时太早。如果不是政治需要,伊万诺夫元帅不介意公布真相,揭露敌人的险恶用心。

  政治上没有如果,沙皇政府需要一场胜利,“斯摩林斯克大捷”来的正是时候,假的也必须要变成真的。

  相对而言,这也不算造假,最多只能算是进行了艺术加工。那一对俘虏,都是战绩的体现。

  当然,作为一名真正的军人,伊万诺夫不认为这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甚至他还怀疑,敌人是养不起这么多炮灰,故意塞给他们增加后勤压力的。

  ……

  冬宫

  亚历山大二世微笑着说道:“元帅,说说前线的情况吧!”

  俄罗斯帝国的元帅不只一位,不过能够出现这里,并且被亚历山大二世慎重对待的就只有伊万诺夫了。

  军人最大的底气永远都是战功,不管水分有多大,赢了就是赢了,作为胜利者伊万诺夫有被尊重的资本。

  或许伊万诺夫的军事指挥能力不是最优秀的,但他有别人没有的优点,那就是他指挥的战役从无败绩。

  翻开他的履历就会发现,这是一位稳定输出型选手。最喜欢的就是稳扎稳打,反对进行任何军事冒险。

  除此之外,他的运气一直很不错,碰到的敌人一直都偏弱。

  第一次普俄战争中,他先是指挥部队对付波兰人,接着又被派去防守君士坦丁堡阻击奥斯曼人。

  敌人都是软柿子,加上他这么保守指挥官,俄军就算是想输都难。

  在俄军一片大败的情况下,能打胜仗的伊万诺夫自然脱颖而出。

  紧接着又赶上了第二次近东战争,沙皇政府和奥地利联手揍奥斯曼人,没得说这就是送战功的。

  第二次普俄战争爆发,亚历山大二世为了求稳,第一时间就启用了这位“战功赫赫”的“好运”元帅。

  事实证明,这一任命非常明智,在过去十个月的战争中,尽管俄军没占多少便宜,没有吃什么亏。

  纯粹的消耗战打到现在,大家猛然间发现,俄军在消耗战中渐渐获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权。

  唯一的缺点就是伤亡大了一点儿,不过在胜利面前,这都是小问题。相比第一次普俄战争,现在的俄军在战场上打出来的交换比,已经好看了太多。

  伊万诺夫拿起了一根指挥棒,边说边在地图上点:“斯摩林斯克战役过后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