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九章、控制死亡率_神圣罗马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也就是百分之三了。

  至于更低,弗朗茨不奢求了。还是等医护人员增加了,医疗技术水平提高了再说吧!

  在医学设备缺乏的年代,医生看病主要是靠经验,和个人的知识积累,医生的培养周期不可避免的很长。

  从弗朗茨继位过后,维也纳政府就加紧了对医疗方面人才的培养,最早的学员都还有一年时间才毕业。

  为了改善国内的医疗条件,都是对乡土医生进行了短期培养,淘汰了传统的放血疗法,让他们接受了新的医学知识。

  海外殖民地实在是顾不到了,这个年代的医生都是中产阶级,人家不愿意去,政府也无法强迫。

  现在只能保证一个殖民据点有一家医院,里面的医生数量往往就两三个,加上几名学徒就开门营业了。

  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还要过几年才能够解决。从明年开始,奥地利每年都会有一万两千名菜鸟医生,走出校园进入医疗体系中。

  加上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学徒式医生,那么每年奥地利将增加两万名医生,可以大大缓解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相比之下,护理人员培养速度就快的多了,两三年培养一批,每次培养两三万人。

  这些人主要是护理,在医生数量严重缺乏的年代,他们虽然无法看病,但是根据病人的症状,卖卖药还是可以做到的。

  要是判断失误,造成了不良后果,那么很遗憾,只能算你倒霉。这个时代就是这么的残酷,医疗条件就这水平。

  费利克斯首相硬着头皮回答道:“是,陛下!”

  犹豫了一下,又补充道:“陛下,既然要培养移民的安全卫生意识,那么不如我们从国内开始吧!

  之前我们只是在提倡大家遵守安全卫生守则,却没有强迫执行过,不如现在制定一部法律,强制在民间推广。

  只要大家养成了好习惯,那么他们到了殖民地,也会自觉遵守规则的。”

  相比殖民地上流动性强,难以强制执行外,在国内立法推广安全卫生守则,就要容易的多了。

  报纸上也宣传了很久,大部分人都已经认同了“安全卫生”这个观念,可是接受归接受,能不能够遵守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现在强制立法执行,无疑是在之前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推广。

  “可以,国内的安全卫生常识教育,也有必要进行加强。”

  在弗朗茨看来,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人人都遵守安全卫生准则,对遏制疾病传播非常有积极意义。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