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1章 春水秋山,漏不好捡_玩宝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润油亮的京八棱小核桃手持。

  “对,就那个锦盒。我在潘家园捡的漏儿。”他开始说淘的东西,这会儿直接说捡漏了。

  “杨哥运气不错。”余耀拿起了小锦盒。

  “你这话说的,捡漏靠的是运气吗?是眼力!”

  “你这话才不对。捡漏主要就是运气。你得先有运气碰上,那才能捡到;要是碰不上,有眼力也没用。”

  杨锐乐了,“你这么说我没法反驳。得,算我没说明白,我是说碰上之后的事儿。”

  余耀没再接腔,打开了锦盒。

  这里面,是一件玉炉顶。

  炉顶是香炉盖上镶嵌的钮状物,盖钮。铜香炉上,玉石类的炉顶比较多见。

  很多古代的铜香炉没流传下来,玉炉顶却单独流传下来了;因为大小适合把玩,又多是镂空透雕,满工,艺术性强,所以也算是玉器收藏中的一个小热门。

  “春水秋山玉啊。”余耀一边看,一边说了一句。

  杨锐一听,连连点头,“嗯,可以,没错。你接着给断断代呗?”

  所谓春水秋山玉,一般是指辽金元(也可包含明早期),这个大的历史时期,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的渔猎生活的玉器的统称。

  比如这件玉炉顶,是黑白两色和田玉青花料巧雕,天鹅采用白玉部分,海东青采用墨玉部分,海东青正在猛啄鹅头;周围则辅以水草的纹饰。海东青是一种猛禽,专门用来捕猎天鹅。

  这件玉炉顶,就是一件春水玉。内容多是春天在水边打鱼或者捕猎飞禽。

  而秋山玉的内容,则多是秋天在山林中捕猎走兽。

  “这样的东西也能捡漏?”余耀没接杨锐的话茬儿,而是反问了一句。

  因为这件玉炉顶,只要在古玉上有些眼力,最起码能看出不是新仿的活儿。这么一件春水秋山玉,最晚也是明早期的。

  “小漏儿!”杨锐有些得意,“老板知道是春水秋山玉,只是断错了代。他觉得是元代的!”

  “当然不是元代的!”余耀应了一句之后,表情却有些哭笑不得,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往下说。

  杨锐微微一笑,看到余耀的表情有些怪异,好像不想往下说了,便又道:“让你断代,可不能光断出是辽金时期的就行啊!你得再更具体地说道说道。”

  “什么?辽金?这不是元代的,可也不是辽金时期的啊!”

  杨锐一听,“不是辽金时期?那你看是什么时期?”

  “明早期!”

  余耀这才接话说了起来。

  他刚才之所以不太好接着说,是因为杨锐根本没捡漏!

  当然,也不算是完全打眼,但多少应该是花了冤枉钱了!元代的春水秋山玉,大致来说,要比明早期的价儿高一些。

  而他觉得捡漏,是当成了辽金时期的,辽金时期的春水秋山玉,行情上又比元代的价儿高一些。

  杨锐此时却并不觉得自己的断代有问题。他直接摇了摇头,“你看,我说不信你的眼力,咳咳······”

  顿了顿,他又继续说道,“这一件春水玉炉顶,体现了海东青和天鹅搏斗的激烈场景,用料讲究,风格明显,是金代早期的东西。明早期的春水秋山玉,简单,平和,构图程式化,哪会是这种风格?”

  “风格是金代早期不假,但明代早期的玉工不能仿么?”

  “啊?”杨锐不由一愣,却又抬高了声音,“明代仿辽金风格?不能你说是就是啊!凭据是什么?”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