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2、天心不言此心真_人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明文字、印刷术之后第三次交流与沟通方式的革命!

  二十多年过去了,曾经的预言有的已经变成现实有的正在变成现实,科技进步成为了最重要的决定力量,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那场大讨论也是推动这一技术从研究到应用的重要因素,东方的专家学者们的参与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另一场波及世界范围的研究讨论,志需国的官方学者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参与热情,甚至除了《参考消息》之外其他的媒体几乎没怎么追踪报道。因为它的研究课题是“严肃的爱情存不存在,爱情是什么?”

  爱情这东西,在东方自古以来甚至没有一个抽象**的专有名词,描写男女之情的各类文学作品重点都不是抽象的“爱情”意义升华,大家注重的都是个人感受本身,在不同的经历下不同的感觉与向往。翻遍几千年典籍,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开始,所有的情诗情歌都在描述一种内心体验与事件感慨,没有人刻意将之归结成纯粹完美理论化的“抽象境界爱情”。

  在东方传统的人文思想内涵中,这是一种自我体验,得之者自有体会、失之者也无法概述。它不需要讨论出一个神圣化的标准,你把它神圣化也毫无用处,世间男女之间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对于爱人的忠贞理念,主要折射在道德信义、亲情依靠、彼此的责任感等好恶取舍上,而不是抽象的爱情准则上。

  在东方传统思想中,“爱”的本源是个动词而不是名词,当它作为静态的名词存在时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你去请教圣贤,没人能单纯的告诉你什么就是爱,而会告诉你该怎么去做?

  有意思的是,对于“爱情”抽象的神圣化描述在东方出现的时间,就是从西方基督教文明的传入开始,文人们也开始歌唱纯粹的“爱情”。这种文化差异包含着一个潜意识的源头:上帝告诉我们什么是爱。这使人联想到另一个命题:政府用法律规定有没有灵魂存在?――这种行为的思想本源不是东方的,而是与外来思想参杂嫁接之后的结果。

  世俗社会可以对婚姻立法,但不能对爱情立法,是什么人想到要去证明“爱情存在”这一命题呢?就是那位痴情的斯匹亚王室贵族灵顿侯爵!

  二十三年前,阿芙忒娜在亚特兰大洋上被风君子打了一头包,带着耻辱回到教廷。她的心情很不好,一个人在家族城堡中疯狂的修炼武技魔法,亲人朋友们都为她担忧希望有人能够真正的安慰她。灵顿侯爵不失时机的站了出来,跑去向阿芙忒娜求爱。

  阿芙忒娜不仅学习魔法武技,也是一名虔诚信仰上帝的神学家,她小小年纪回答灵顿侯爵的方式却很特殊:“你说你爱我,希望我接受你的爱,然后让我也爱你。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