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学习干农活_我的乡村艳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亲自摆弄下,犁索总算套在了牛身上。套好牛,那就开始犁地。水乡的那种铁犁,样子特别怪异,样子有点像是三角形,前面尖尖的,后面呈扇形张开,但中间又同时凹进去形成一个弧面。这玩意,不是我吹,就现在乡下那些年轻人,怕是也没几个人还会使的。你把犁好不容易摆弄好了,鞭子一挥,牛一挪步,那犁尖倏地一下就跑咣了,或者跑偏了。你这头顾着犁去,那牛又不按规矩,到处乱跑。还有,要是这段地没犁好,你就得让牛再退回来,可这牛就会往前奔,往后退就像要它命似的。这也是能把你折腾死的事。从此以后,我就认为,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比牛还笨的动物吗?牛就是最笨的,比猪还笨。学完犁地再学耙地,这耙地的功底也很深厚。耙,就是一个和一扇门差不多长宽,但只有几公分边框,上面再钉上一圈铁齿,就那么个玩意。牛在前面拉着耙走,你的人必须双脚踩在耙上面,下面就是些高低不平大块大块的黄泥巴,你要站在上面纹丝不动,这比那些平衡木的运动员技术含量高多了。在这儿,还有一样农活,也是折腾我好久才学会。这活说起来特简单,就是挑担子。以前,乡下收稻谷,不像现在有联合收割机,走一遍谷子都装袋了。那年代,全都是手工,人工。稻子熟了,先得收割,收割完了再将稻子连梗带穗捆成一捆一捆。捆好后还得运回来,才能把谷子碾下来。那么,这搬运工作就全靠肩膀一担一担挑回来。这就要说到乡下专门用来挑这些稻子的一种工具。其实,本质上就是扁担,和扁担的性质作用都一样。但这玩意两头都套着一根用铁钎做成的尖角,到了劳动现场,便将两头直接插进捆好的稻子里,挑着回家。这事简单吧?没干过都觉得简单,只有干过的才知道,这才真是个技术活,先说这两头尖尖的扁担,通常都是中间弯两头翘。你要没技术,压根你都没本事把两捆稻草送上肩去。就算送上肩了很可能也走不了三步远,那扁担就反过来了。我就是这样,反反复复也折腾不好,惹得米荷那帮漂亮姑娘们,个个看着都咯咯大笑。别看她们身单力薄,小蛮细腰的,挑起担子,那真是轻松自如快步如风,眼看着别人来回都跑好几趟了,而我却一担稻子还没运回家。真是惭愧,丢人!乡下农活,也有很多是要集体配合,甚至男女老少都混在一起干的。例如打场。所谓打场,这事要跟现在的人们解释清楚,也很有难度。农民种的庄稼,类似大麦小麦,水稻,高粱等等。收割后还要再把一粒粒穗粒碾下来,这才变成丰收的果实。以前,这些工作也都是最原始的手段。在人民公社集体化的时候,每个生产队,都必须有个很大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