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72章 短暂和平的终止(五)_革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投降才对。然而事实就是如此,赵谦觉得自己之前对战争的想象就这么突然间生了巨大的变化。

  晚上的时候部队驻扎进潼关,大家看着对投降的两千多蒙古军非常客气,心里面还是非常提防。此时赶到潼关的宋军也不过一千多人,所有宋军都在值守。赵谦此事终于有机会靠近此次带兵的先锋营营长,他问道:“宋营长,蒙古人怎么怂了?”

  宋营长见过赵谦,便低声答道:“这些人都是汉军,没几个蒙古人。按照蒙古人的规矩,只要反抗,不管之后是战败或者投降,就一定要屠杀。这些人见到我们摆开架势要攻城,为了活命,自然投降了。”

  “可我们不是蒙古人。”赵谦指出了问题所在。

  “黄河战役之后,蒙古人觉得我们比蒙古人更能打。自然觉得我们比蒙古人更凶狠。”说到这里,营长又压低了点声音,“我们不屠汉人,但是对敌人也不会放过。”

  身为一名排长,赵谦的工作就是服从命令,更高级别的工作并不是排长要做的事情。现在听了营长的讲述,他只觉得背后有些凉,却还是觉得这安排其实也有道理。就在此时,见到远处有人队伍举着火把向潼关而来。应该是宋军的队伍。

  “看好城门,小心戒备!”营长喊道。

  经过了几秒钟的讶异之后,赵谦突然想起有关细柳营的故事,心中忍不住暗自感慨。所谓治军严谨,老爹赵嘉仁也讲过。说起来道理很简单,就是实事求是,按照规律行事。所以在没有准确判断出远方来人到底是谁之前,需要的就是这样的谨慎。

  然而赵谦现自己虽然懂得这个道理,思绪还是跳过了实际判断这一关,而是根据队伍前来的方向,以及打着大量火把的行动,很自然就判断对方是宋军。然而部队给赵谦这些军官进行教育的时候反复讲过,“兵凶战危,绝不能想当然。不管是敌人或者是友军,战场上需要的只是实际验证。经过验证是友军,那就进行下一步。经过验证是敌军,还是进行下一步。”

  亲眼见到营长的反应,赵谦平生第一次觉得打仗也是门学问。前来的果然是友军,经过验证之后,潼关宋军打开大门,连夜赶来增援的两个营18oo多人浩浩荡荡的进了潼关。这下潼关里面宋军的兵力过了投降的蒙古军,赵谦觉得一颗心终于放回到肚子里。

  在第二天天亮之时,更多宋军赶到潼关之外。进军陕西的门户大开,向西大概3oo里就是长安。夺取了长安,冬季的作战就基本完工。

  在距离潼关几千里的西北位置,阴云密布的天空下,郝仁王爷的军队正在准备早饭。此次前来讨伐察合台汗国与窝阔台汗国之前,忽必烈大汗给郝仁封了个王爷的头衔。孛儿只斤家的万户,在大宋看来没什么特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