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4章 开封知府文天祥的蝗灾选择(下)_革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数十万上百万如赵官家认为能够每天坚持干着普通工作的人们坚定的支持赵官家。这些人能够远洋四海,带回大量海外的产品。这些人能够打得蒙古军丢盔弃甲尸横遍地。这些人能够堵住黄河,让黄河改道。这些人还能搞科研,让粮食增产,让牲口快生长,让食品价格低到普通百姓都能吃肉的程度。

  文人的时代就这么结束了么?想到赵官家的支持者,熊裳心里面生出一种恐惧。他现之前的愤怒并非是最根本的反应,引愤怒的是恐惧。大宋以前是士大夫与官家共治天下,在赵嘉仁赵官家的天下,这个执行了几百年的政策已经在生根本性的改变。

  熊裳尚书在愤怒,赵官家却没有。要是每件事都要愤怒一段时间,赵官家就可以每天24小时全面处于愤怒之中。抨击士大夫们的秉性,目的是为了教育那帮制科出身的家伙们不要这么做。这才是赵官家的目的。

  学社从建设开始,干部的比例就远远高过进士的比例。所以赵官家开完了会,就把此事放到一边。吏部尚书刘猛把致仕名单送了上来。看着以徐远志为的一大票熟悉的名字,赵嘉仁问道:“加衔都准备好了么?”

  “官家。现在加衔已经不增加退休金啦。这么做的话,这些人是不是会生气。”刘猛很谨慎的问道。

  “呵呵。”赵嘉仁干笑两声,“他们不生气才奇怪呢!可若是连加衔都没有了,他们岂不是更生气么。”

  刘猛听了这话也只能干笑两声,他其实觉得是可以把加衔也给取消掉。不过此时已经不能再说这个问题,于是刘猛换了个话题,“官家,你上次提过,既然是6o岁致仕,那么七上八下的规定要不要明着列出来。”

  大宋的官员也有任期,一般是一任三年。七上八下就是57岁还能给差事,58岁就没差事了。以现在的规定,6o岁致仕。实际操作起来,就是58岁就正式没了差事,进入实际致仕阶段。

  “这个就不要直接列出来。而是在吏部执行的时候当做内部条例。”赵嘉仁答道。当他年轻的时候总觉得要有毫无歧义,坚定不移的世界。后来他开始理解,这都是缺乏能力导致的孩子气的想法。必须有秩序,却得认识到意外是常态。

  “官家。文知州看了东西之后,会不会生气?”刘猛在最后问了个他之前觉得不太好出口的问题。

  “我觉得他会生气。”赵嘉仁回答的很爽快。

  “那你为何要那么写?”刘猛有些讶异。

  “我写那些东西是希望他能够更好的面对问题,而不是为了去估计激怒他。我在信里面讲的清楚,这些日常的工作是巨大的考验,让我们理解到我们的无力、无能、无用。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树立起向上的态度。文人总是觉得拿到最后的证明才是向上,他们却没想到那艰苦的过程,那百折不挠的意志才是向上。”

  “哦。”刘猛只是应了一声。他知道赵官家在很多事情上其实非常较真,特别是这样的事情上。

  两天后,文天祥知府就回了一封电报。电报内容是一诗,名叫《正气歌》。不仅给了官方,文天祥还让在杭州的家人在报纸上给刊印出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读着并非官方报纸上的这篇作品,刘猛觉得很感动。但是又感觉到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这感觉并不好。很不好。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