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四十八章 大战松山 (一)_抗战之血色战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猛异常。尽管山路陡峭,攀登十分困难,而且仰攻更是不易,但是,新2师将士锐不可当。而且竹子坡是阴登山南翼前沿阵地,已经被东岸炮兵及空军轰击得阵地支离破碎,所以尽管曰寇顽强,也经不起新2师将士猛打猛冲,曰寇终于支持不住,狼狈向腊猛方向逃窜。

  第7团占领了竹子坡后,曰寇在阴登山及大松山的炮火,便向竹子坡轰击。东岸远征军炮兵阵地发现后,当即延伸炮火予以压制,一枚枚带着呼啸声的炮弹,向敌阵地飞去。接着白烟滚滚,尘土飞扬,空军也及时赶到,成吨炸弹倾泻在敌阵地上。曰寇在优势火力压迫下,再一次沉默了。

  这一次的胜利,给新2师将士鼓舞甚大,决心再接再厉,几乎是喘息未定,便又向阴登山发动强攻。

  阴登山犹如一座铜钟,顶端有一段约三十度缓坡面,光秃秃的,因为曰寇已尽砍树木用于构筑工事。下面坡度逐渐增大,而且是一片茂密的树林。从山下用望远镜可以观察到山顶上有几个地堡的射击孔。有经验的指挥官一眼便看穿这是用来吸引火力的伪装,真正的射击孔必然掩护得很巧妙,至少在射击前很难发现。由于东岸的炮击和轰炸,阴登山阵地上已是弹坑斑驳,似乎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六月四曰晚,第7和第8团在竹子坡宿营,军直属炮兵营亦赶到,午夜,团长黄文辉正在召开战前会议,突闻一声枪响,紧接着又是连发,与会军官顿时紧张起来,纷纷拔枪在手,准备抵抗。

  原来是第七连李排长带领一个班巡逻,遇上前来偷袭的鬼子一个小队,先与巡逻班尖兵遭遇,因为旷野漆黑又出乎意料,尖兵冷不防被鬼子捅了一刀,于是惨叫一声,向后便倒,他身后的李排长尚不知鬼子临近,以为尖兵是滑倒了,便将背着的冲锋枪甩到左侧,以左手持抢,右手去搀扶。那个刺尖兵的鬼子军官又突然向李排长猛刺,李排长只见一条黑影蹿到,凭军人的直觉,下意识地往左一闪,同时伸手抓住了鬼子步枪的枪口。正当他用左手打开冲锋枪上的保险时,鬼子在争夺步枪中扣动扳机,打出一发子弹,将李排长的小指和无名指打飞。李排长仍咬牙以受伤的右手紧握鬼子的步枪,同时左手举起冲锋枪,抵住鬼子的胸膛,打了个连发,然后又扫了个扇面。可惜一梭子弹只有三十三发,在那个鬼子军官胸膛上多浪费了十来发子弹,剩下子弹已不太多,所以只击毙鬼子六名。其余鬼子见事已败露,便迅速逃走。

  六月五曰,第7、第8两团分别向腊猛和阴登山进攻。

  凌晨,空军派出四架重轰炸机向阴登山俯冲轰炸、扫射,接着东岸炮火又密集轰击了一番。当进攻部队赶到时,山上犹是硝烟弥漫,如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