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七章 历史的尘埃 (上)_男儿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辅兵,那就更轻松了。大总管府推行的是募兵制,不准强迫。所以只能支开摊子,等着百姓自行来投。而随着流民的迅速减少和市井的迅速繁荣,做辅兵已经成了最迫不得己的选择。故而兵科这边终日都门可罗雀,每天只要喝茶看报纸,就能将所有工作轻松完成。

  当韩建弘看到空荡荡的兵科衙门和屋子里无所事事的几个属,刚刚热络起来的心脏,难免就是一凉。然而还没等他心中的热乎气凉透,几个属官吏却争先恐后的跳了起来,拉桌子的拉桌子,掀门帘的掀门帘,以从没有过的尊敬态度,将他这位一条腿的兵科知事迎了进去。

  “各位今天是怎么了,莫非有事情需要韩某帮忙么?有的话就直说,不用如此大费周章。”韩建弘被突如其来的敬意,弄得浑身上发痒。落座之后,第一时间就想弄清楚问题所在。

  换做以往,在没点名道姓的情况,众属吏通常低头拖拉好半晌,不到万不得己,绝不主动站起来回应。可今天,副知事唐涛书办覃不如,还有其余几个佐吏,却争先恐后地大声回答道:“没什么,没什么事情!这是属应该做的!”

  “看大人您说的,您曾经为国舍命,我等给您掀门帘儿,还需要什么理由!”

  “大人休要调笑我等。我等哪有如此不堪,只是在要求您帮忙的时候,才动手做事!”

  “大人,您喝茶。刚刚给您砌好的新茶,就等着您老坐品尝呢!”

  “噢?”韩建弘轻轻皱眉,心中的警觉愈发强烈。

  不是他不近人情,而是众属们今天的表现,与以往相比,的确天上地。虽然他这个兵科主事,资格足够老,人脉也足够宽。可毕竟他是从盐政大使任上给捋来的,又残了一条腿,前途基本已经没有了任何光亮。而大伙都还年青,有人还想着日后能上进,谁吃饱了撑的,才愿意跟他这个待罪之身交往密切。

  众兵科佐吏,显然也意识到了自己以往的行为多少有些凉薄。于是乎,又纷纷躬身,叉着手求肯道:“大人您别生气,我等以前,以前的确有点儿狗眼看人低。但小的们保证,今后肯定唯大人马首是瞻。否则,就让我等当一辈子没品吏员,一辈子不得出头!”

  “是啊,大人,我等知错了。还请大人宽宏大度,原谅我等往日之过!”

  “可不是么,您老是有福之人。连大总管家都随便进。不像我等,连大总管家的门儿都不敢认。这兵科想必也不是您的终老之所,哪天大人要是东山再起了,还请念在我等恭敬肯干的份上,提携一二!”

  你一言,我一语,虚虚实实,道的却全都是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韩建弘其实心里已经意识到了几个属态度突然大变的原因,却依旧觉得心里酸酸的,鼻梁和眼角等处也一阵阵发热。于是笑着叹了口气,低声道:“诸位兄弟多虑了。你等做事认真,韩某自然会记在心上。将来有了机会向上举荐英才,自然也不会埋没你等。至于尊敬不尊敬,也不必太刻意。整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过分拘礼了,反而彼此都觉得别扭!”

  “是!大人有命,属不敢不从!”众人闻听,立刻拱手领命。随即,稍稍沉默了几个呼吸时间,就又纷纷围拢过来,笑着询问道:“大人您与吴良谋将军是同乡?跟他关系熟么,你们两家的位置近不近?是不是一个村子出来的?”

  “是同乡,但不是一个村子的。他是吴家庄的少庄主,我是韩家寨小六子,平素走动倒是不少。我二伯家的老三,跟他二叔家的婉如姐,是娃娃亲。原本当年就要圆房的....”韩建弘笑了笑,如实回答。

  二伯家的韩老三,永远不能回去娶吴良谋的姐姐了。当年几个庄子里被族中长辈逼着加入徐州左军混前程的少年,已经有一半儿,倒在了征途当中。剩的另外一半,则踩着他们的血迹,捡起他们的遗愿,继续向前。为了家族的荣耀,也为了少年时的梦想!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