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17章 皇帝也得交手续费_唐朝好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缴的税三十三文,还赚二百二十七文。

  李世民现在很好奇这李记钱庄纳税多少。

  “他们纳税多少?”

  而且,这钱庄又是怎么计算营业收入的,比如今天这笔钱,究竟是只记他们收了六千贯手续费,还是说要把铸币的那些钱也算收入呢?

  “上月是三千多贯。”

  三千多贯,李世民心算了一下,三十税一,岂不是说他们上月营收至少十万贯左右?十万贯的营收,那利润又有多少?

  这个不好算,营业利率一般是商人的机密。

  但李世民估计起码也有两三成吧,若是这么算,那一个月岂不是有两三万贯。

  不过也许利润更高,毕竟就如刚才这单,直接就赚了六千贯,李世民觉得他们的成本绝对不会有四五千贯。

  这么想想,李世民心里又不平衡了。

  一个钱庄居然如此赚钱。

  “交钱!”

  户部的官员站在一边等候了许久,终于等来了李世民的回话。

  留下了六千贯,李世民带着人押着价值五十九万四千贯的金银绢钱走了。

  一出钱庄,李世民就忍不住召来户部和少府的官员询问。

  “你们说,朝廷也办一个钱庄,如何?”

  办钱庄太赚钱了,李世民觉得朝廷也应当赚这个钱。

  “陛下,这与民争利....”户部官员的话还没说完,李世民已经目带杀气的瞪了过去。什么叫与民争利?朝廷又不是只许自己经营钱庄,原来的钱庄还可以照归经营嘛。

  少府的官员很能理会皇帝的心情,其实刚才他也为钱庄的抢钱本事而心惊。那批金银币,钱庄就赚了近三万贯。还有汇兑一下,又赚了六千。

  抢钱啊。

  与其它别人来抢,不如去抢别人。

  “陛下,臣觉得办钱庄是个好事。此事可以交由少府监来负责,在天下各大大城设立钱庄分号,经营存贷业务,甚至也可以经营汇兑业务。而且还可以把钱庄吸引进来的储户存款,把那些铜钱拿到铸币局重铸,每重铸一枚铜钱,我们能获利不少呢。若是能再吸引百姓把手里的金银也拿到钱庄兑换,我们再把金银送去铸币局铸成金银币,每铸一枚,至少半成的利润啊。铸的越多,朝廷的铸币收益就越多。”

  李世民点头,是啊,以前铸铜钱还亏本,一年还铸不了多少。现在有了新式铸币技术,不但铸的快铸的多,还铸越多赚越多呢。

  至于与民争利什么的,李世民觉得可以无视。

  李超可以开钱庄,赚大钱,他堂堂大唐天子为什么开不得?大唐朝廷为什么开不得?

  既然户部官员说什么与民争利,那就让少府监来负责开这个钱庄。

  至于启动的本钱,就用这六十万贯,不,是五十九万四千贯。

  一想到一下子就了六千贯手续费,李世民就有些肉疼。但转而想到这五十九万四千贯,又是李超只用了半个月时间就帮他赚到的,李世民又无法恨李超了。

  这个李超,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啊。

  “等钱庄建好了,到时京中官员的俸钱,直接由钱庄代发,让官员们到钱庄却领钱。”李世民都有些迫不急待了,甚至想好了为自家钱庄争取客户的一个办法。

  大唐京官以禄米为主,但也发俸钱,还有不少的补贴钱,李世民打算以后这些钱不直接发,而是改由存到钱庄里,由钱庄代发。

  “钱庄名字,就叫大唐钱庄。”

  “这名字好,一听就值得依赖,可以依靠。”少府官员连忙拍着李超的马屁。

  李世民抚着短须点头,“对了,既然李记钱庄都主动上缴营收三十分之一为纳税,那么大唐钱庄也得一样纳税,也是营收的三十分之一,记住,不得偷税漏税。”

  少府官员愣神。

  自己家的钱庄还要纳税?

  不过看皇帝的郑重样子,好像不是开玩笑啊!

  这李家也真是的,没人找他们收税,他们自己纳个什么税啊,还三十税一,真是钱烧的!(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